2021-2022學年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育才學校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3 11: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4分,共48分)
-
1.化學與生活、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霾塵積聚難見路人”,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有丁達爾效應 B.“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置換反應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說明屠呦呦對青蒿素的提取屬于化學變化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詩句中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組卷:148引用:25難度:0.7 -
2.下列關于純凈物、混合物、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正確組合為( )
純凈物 混合物 電解質 非電解質 A 鹽酸 冰水混合物 硫酸 干冰 B 蒸餾水 蔗糖溶液 氧化鋁 二氧化硫 C 膽礬 鹽酸 鐵 碳酸鈣 D 碘酒 食鹽水 氯化銅 碳酸鈉 A.A B.B C.C D.D 組卷:50引用:5難度:0.7 -
3.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為一種名為“鈷酞菁”的分子(直徑為1.3×10-9m)恢復了磁性,其結構和性質與人體內的血紅素及植物內的葉綠素非常相似。下列關于“鈷酞菁”分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鈷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屬懸濁液 B.“鈷酞菁”分子既能透過濾紙,也能透過半透膜 C.“鈷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產生丁達爾現象 D.在分散系中,“鈷酞菁”分子直徑比Na+的直徑小 組卷:95引用:13難度:0.6 -
4.下列中國傳統工藝,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實現的是( )
選項 A.丹砂(HgS)煉汞 B.石灰水生產生石灰 C.酒精蒸餾 D.桑蠶絲織錦 工藝 A.A B.B C.C D.D 組卷:103引用:8難度:0.9 -
5.某無色溶液既可能是強酸性又可能是強堿性,在該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是( )
A.H+ Na+ MnO-4SO2-4B.Na+ Al3+ Cl-CO2-3C.K+ Na+ Cl- SO2-4D.K+ Cl- Ba2+ HCO-3組卷:16引用:3難度:0.9
二、填空題(本題有5小題,共52分)
-
14.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下列裝置,驗證二氧化碳跟過氧化鈉反應時需要與水接觸。
【裝置分析】
(1)裝置①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2)裝置②中的試劑是
a.飽和NaHCO3溶液
b.飽和Na2CO3溶液
c.濃H2SO4
(3)裝置③中的試劑是
【進行實驗】
步驟1:打開彈簧夾K2,關閉K1,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加入鹽酸,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處。
步驟2:打開彈簧夾K1,關閉K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加入鹽酸,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處。
步驟1和步驟2中,a處帶火星的木條產生的實驗現象分別是
(4)過氧化鈉跟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實驗反思】
(5)有同學提出質疑:“上述實驗不足以證明有水存在時過氧化鈉跟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其理由是
(6)需要補充的實驗操作是:取⑤中反應后的少量固體,組卷:151引用:15難度:0.5 -
15.某化學興趣小組模擬“侯氏制堿法”制純堿并進行后續實驗。
Ⅰ.制備純堿:先以NaCl、NH3、CO2和水等為原料,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NaHCO3,然后再將NaHCO3制備成Na2CO3。
(1)裝置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裝置丙中試劑瓶內溶液中有白色固體析出,經檢驗該白色固體是NaHCO3.裝置丙中可得兩種產物,分別是NaHCO3和另一種鹽,裝置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用裝置丙中產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時,需要進行的實驗操作有
Ⅱ.測定所得產品的組成和純度
(4)檢驗純堿樣品中是否混有NaHCO3,請選擇下列裝置設計實驗,并完成下表:選擇的裝置(填編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樣品中含NaHCO3 組卷:60引用: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