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必修2《3.1 信息系統的設計》2022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11/27 8:0:37
一.選擇題(共21小題)
-
1.關于信息系統支撐技術,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網絡應用開發實現架構中的瀏覽器/服務器架構(B/S架構)對服務器的要求不高,因此服務器負荷較輕 B.Android(安卓),AppleiOS,HarmonyOS(鴻蒙)是常見的移動終端應用軟件(APP) C.旅客使用第二代身份證在火車站的閘機上進行身份驗證,其中使用了RFID(射頻識別)技術,RFID也屬于傳感器技術 D.計算機硬件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和輸出設備組成,但移動終端無控制器 組卷:6引用:6難度:0.6 -
2.用戶在高鐵12306網站中可查詢列車發車時間、途經站點、票價、余票等信息,可進行訂票、改簽、退票等操作,極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下列有關信息系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信息系統是指由硬件軟件設施、通信網絡、數據和用戶構成的人機交互系統 B.用戶在12306網站查詢某車次余票信息,體現了信息系統的數據查詢功能 C.信息系統是自動化系統,運行過程不需要人的參與 D.信息系統是對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 組卷:3引用:5難度:0.6 -
3.下列關于信息系統在社會應用中的優勢描述錯誤的是( )
A.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利用 B.增加了企業的人力和信息成本 C.進行輔助管理控制 D.有助于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 組卷:4引用:6難度:0.5 -
4.下列關于信息系統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信息系統是通過對信息的采集、傳遞、存儲、檢索、操控和顯示而實現的工作系統 B.辦公自動化系統、M0OC平臺、網上預約掛號系統等都是信息系統 C.從社會角度看,信息系統是信息技術與供求關系相結合的產物 D.隨著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提高,能夠完全消除信息系統對外部環境的依賴性 組卷:6引用:4難度:0.6 -
5.從信息系統的功能分類來看,校園一卡通屬于( )
A.事務處理系統 B.管理信息系統 C.決策支持系統 D.專家系統 組卷:6引用:7難度:0.6 -
6.小明通過醫院的官微預約掛號,并按預約時間去醫院看病,并在官微上查看檢查報告。這體現了信息系統( )
A.改變了人們的生產與工作方式 B.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交往方式 C.促進了人們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D.培養了人們計算思維方式 組卷:8引用:6難度:0.6 -
7.浙江省的“健康碼”管理信息系統以真實數據為基礎,連通重點人員動態管控清單等相關數據庫,根據群眾申報信息與后臺數據的校驗比對結果生成個人二維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群眾錄入申報信息是數據采集的過程 B.生成個人二維碼屬于信息的解碼 C.健康碼是大數據助力精準防疫的典型應用 D.健康碼狀態需要實時更新,體現了信息的時效性 組卷:9引用:4難度:0.7 -
8.日本零售連鎖企業的翹楚7-Eleven曾經有過5次信息系統改革,徹底革新企業的信息運行機制,以信息系統改革作為核心推力,從1974年到1999年間,銷售額增長了2805倍,門店規模增長了543.5倍.這一商業案例給我們的啟示不正確的是( )
A.信息是有價值的,價值性是信息的重要特征之一 B.企業信息系統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對信息資源進行管理和利用,為企業管理服務 C.信息無處不在,到用的時候再整理也不晚 D.要善于對身邊的信息進行管理,為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服務 組卷:4引用:3難度:0.9 -
9.信息系統作為當今社會處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呈現出諸多優勢,下列關于信息系統優勢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信息系統可以抵抗病毒攻擊,規避安全隱患 B.信息系統可以便捷保存數據,利于共享追蹤 C.信息系統可以基于數據分析,支持科學決策 D.信息系統可以規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組卷:6引用:5難度:0.7
四.判斷題(共3小題)
-
29.信息系統開發過程分為: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運行三個階段。
組卷:1引用:2難度:0.5
五.簡答題(共1小題)
-
30.小方在學習了信息化系統搭建知識后,很想為家鄉做點實事,考慮到家鄉每年都會防汛抗旱,她在市應急支援局做了調研,開發了本地的“數字智訊”系統,實現通過互聯網獲取各采樣點的溫度、濕度、風力等數據,并根據一定的閾值自動觸發調節系統和報警裝置,該系統的架構如圖所示:
信息采集終端部分代碼如下:
IP=“202.101.190.111“;PORT=“8080“;SSID=“yzzx1“;PASSWORD=“yzzx@2017“#設置連接參數
uart.init(baudrate=9600,bits=8,parity=None,stop=1,tx=pin2,rx=pin1)
while Obloq.connectWifi(SSID,PASSWORD,10000)!=True:
display.jye.ai(“.“)
display.jye.ai(Obloq.ifconfig ( ))
Obloq.httpSet(IP,PORT)#根據 ip 和 port 建?連接
while True:
temp=round(pin1.read_analog ( )/1024*3000/10.24,1)#讀取溫度
hum=round(pin2.read_analog ( ),1)#讀取濕度
rain=round(pin3.read_analog ( ),1)#讀取雨量
winpower=round(pin4.read_analog ( ),1)#讀取風力
errno,resp=Obloq.jye.ai(“input?t=“+str(temp)&“h=“+str(hum) &“r=“+str(rain)
&“w=“+str(winpower),10000)
if errno==200:
display.jye.ai(resp)
if resp==“1“:
music.jye.ai(1000,3000)
display.jye.ai(“SOS“)
#其他各種報警設備驅動代碼
else:
display.jye.ai(str(errno))
sleep(10000*5)#設置采集間隔時間
WEB 服務器部分代碼如下所示: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Flask(_name _)
@app.jye.ai('/')
def index _:
#讀取終端最近?次的溫度、濕度、雨量、風力存?temp、hum、rain、winpower,代碼略
return“當前溫度“+str(temp)+“當前濕度“+str(hum)+“當前雨量“+str(rain)+“當前風力“+str(winpower)
@app.jye.ai('/input',methods=['POST','GET'])
def add_data _:#終端上傳最新采集的數據
#代碼略
#maxtemp,mintemp,maxhum,minhum,maxrain,minrain,maxwinpower,minpower,變量分別為溫度、濕度、雨量、風力的最大、最小的報警閥值
#以下為溫度報警
if sensorvalue1>maxtemp or sensorvalue1<mintemp:
return'1'
else:
return'0'
#濕度、雨量、風力報警代碼略
if _name _=='_main _':
app.jye.ai(host=“202.101.190.111“,port=8080)
(1)搭建系統的前期準備工作有如下 5 個主要過程:①開發模式的選擇②概要設計③需求分析④詳細設計⑤可行性分析,在實施時正確的步驟是
A.③⑤①②④
B.③①④②⑤
C.⑤③①④②
D.③⑤①④②
(2)從圖中可以看出,該信息系統的架構是
(3)服務器端采用組卷:1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