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安陽五中七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18 17:0:2
一、單項選擇(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所選項字母填入題后括號)
-
1.有人說,中學時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這是因為( )
①中學生活把我們帶進一個別樣的天地
②中學時代是人生發展過程中沒有任何煩惱的階段
③中學生活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
④中學生活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5引用:5難度:0.7 -
2.中學生活提供了發展自我的多種機會,主要表現在( )
①集體生活,涵養我們的品格,豐富我們的個性
②新的課程,引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
③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發展興趣的平臺
④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之門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組卷:24引用:20難度:0.6 -
3.李剛在暑假里可沒有閑著,他先是陪爸爸媽媽外出旅游,認識了祖國的山川河流;然后還參觀了科技館、博物館,感覺大開眼界。他的做法說明( )
①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旅游的見聞也是學習
②他學習的方向是錯誤的,應該專注于課本知識的學習
③我們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能力的培養以及如何做人
④沒有在家好好學習,浪費了時間和金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組卷:12引用:12難度:0.7 -
4.少年有夢,國家也有夢,我們的“中國夢”是( )
A.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B.奧運夢、飛天夢、航母夢等 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D.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組卷:0引用:1難度:0.8 -
5.生活中總有人這樣想:他當了科學家,他成了文學家,他獲得了奧運金牌,那么我呢?其實你不是最美麗的,但你是最可愛的;你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不是最強壯的,但你可以最樂觀。這告訴我們( )
①要學會接納自己
②要認識到自己的自我形象是最好的
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④要認識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要欣賞自己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133引用:95難度:0.7 -
6.牛頓、愛因斯坦、比爾?蓋茨等人的成功的秘訣并不在于他們本身有多聰明,而在于他們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且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潛能。激發自身的潛能,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專注于激發潛能的書籍,尋找激發潛能的秘訣 B.珍視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注自己喜愛的領域 C.通過廣泛參與多方面的活動,發現他人和社會對自己的需要 D.通過積極合作,與他人共同完成任務 組卷:60引用:5難度:0.6 -
7.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們的交往范圍不斷變化,不同的人對此變化有不同的認識。下列觀點你不認同的是( )
A.小李:我與朋友之間的關系更緊密了 B.小鵬:交朋友很麻煩,還會影響學習 C.小梅:我的朋友圈擴大了,交到了不少知心朋友 D.小張:我與朋友的活動內容比以前更豐富了 組卷:68引用:10難度:0.8 -
8.小明和小車是好朋友,兩人都報名參加班長競選活動。小明為了維護友誼,主動退出競選。明明的做法是( )
A.正確的,說明他講義氣,是真正的朋友 B.錯誤的,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維持所謂的友誼 C.正確的,競爭肯定會傷害朋友間的情誼 D.錯誤的,沒有認識到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 組卷:20引用:9難度:0.7 -
9.小強最近有些煩惱,他的朋友小川最近和他逐漸變得疏遠了,對此,小強應該認識到( )
①友誼不是一成不變的
②我們要學會接受一段友誼的淡出
③我們要坦然接受新友誼
④自己不受歡迎了,沒有人愿意和自己交朋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2引用:3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四大題,共52分)
-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一段獨臂少年打籃球的視頻引起了網友的關注,視頻中的他運球過人行如流水,單手投籃精準流暢。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網等平臺紛紛給他點贊:“獨臂少年運球的樣子真了不起!”為了打好籃球,他每天都做力量訓練,俯臥撐、引體向上、舉啞鈴是他的“日常項目”;小區內的籃球場、家里的客廳,也都成了他練習籃球的場地。
材料二: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雜交水稻的成功,是袁隆平在田里“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在田埂上“一眼一瞅”愛出來的,在“風吹雨打”中守護出來的。袁隆平“立夢”的初心是偉大的,“織夢”的過程是光輝的,“圓夢”的光芒是耀眼的。
(1)請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我們為什么要編織人生夢想。
(2)青少年在確立夢想時應該如何向袁隆平院士學習?(兩個方面)
(3)“圓夢”的光芒是耀眼的,請你談談怎樣實現夢想?(三個方面)組卷:2引用:1難度:0.1 -
28.材料一:“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誠相待,心誠則靈。讓我們從此是朋友。”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它表達了人們對友情的渴望和對友誼真諦的探求。
材料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尤其是智能手機使中學生也有了十分便捷的網絡交往渠道,網絡交友已經是中學生中較普遍的一種人際關系建構方式。據某地青少年在網絡交友的情況調查,有60%的青少年在網上結交新朋友,有40%的青少年會與網友會面、通信、打電話等;最高人民法院曾公布7起通過網絡實施的侵犯婦女、未成年人等犯罪典型案例,并以此呼吁,網絡交友要保持警惕,廣大青少年和年輕女性,不要輕信陌生人,不能在網絡上透露個人信息,更不能孤身和網友見面。
材料三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近在咫尺各玩各的手機沉默不語。
(1)結合材料一,談談朋友有什么作用?
(2)結合材料二、三,說明如何才能做到慎重結交網友?(三個方面)組卷:6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