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無錫市僑誼教育集團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題2分,共28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 1.2022年央視元宵晚會上,宇航員王亞平在空間站彈奏悠揚的《茉莉花》為全國人民送上祝福。關于琴聲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23引用:5難度:0.6
          • 2.關于自然界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145引用:3難度:0.7
          • 3.下列實驗中,不是驗證聲音產生條件的是(  )

            組卷:468引用:11難度:0.7
          • 4.如圖所示,把溫度為10℃的固態鎵放入圖甲的裝置進行加熱,水的溫度恒定為50℃,測得鎵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如圖乙,下列信息正確的是(  )

            組卷:281引用:9難度:0.5
          • 5.如圖所示的現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組卷:572引用:8難度:0.8
          • 6.如圖所示,為防疫新冠病毒,學校在用測溫槍檢測體溫。測溫槍的學名是“紅外線輻射測溫儀”。它的原理是:被動吸收目標的紅外線,從而獲得物體溫度數值。下列與紅外線有關的說法正確的(  )

            組卷:119引用:4難度:0.6
          • 7.如圖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下列有關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12引用:2難度:0.7
          • 8.下列有關長度、時間、速度估測中最符合實際的是(  )

            組卷:19引用:3難度:0.8
          • 9.如圖所示為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攜多架殲-15艦載戰斗機和多型艦載直升機開展演練,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26引用:6難度:0.6
          • 10.某學校的教學樓門口立著一個平面鏡,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和老師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保持整潔干凈。小穎同學逐漸靠近平面鏡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34引用:6難度:0.6
          • 11.如圖所示,是用水壺燒開水時的情景,離壺嘴較遠的地方“白氣”比較濃,而靠近壺嘴的地方卻沒有“白氣”,關于上述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靠近壺嘴處的溫度高
            ②“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
            ③“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④壺嘴較遠處的水蒸氣多

            組卷:454引用:2難度:0.6

          三、解答題(本題共8小題,共43分)

          • 32.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實驗:

            (1)用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移動光屏到圖甲位置時,光屏上出現了最小最亮的光斑,這說明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此凸透鏡的焦距是

            (2)若測量凸透鏡焦距時找不到平行光源,可以將凸透鏡放置在滑軌中央,讓蠟燭與光屏從滑軌兩端以相同的速度靠近凸透鏡。當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時,若測量出蠟燭到光屏的距離為L,則可以得出凸透鏡的焦距為

            (3)如圖乙所示,小明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位于凸透鏡兩側。將蠟燭移至2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了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
            像(選填“實”或“虛”)。這個成像性質在生活中的應用是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4)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動至35cm刻度線處,為了看見蠟燭的像,小明移開光屏用眼睛直接透過凸透鏡觀察。發現從凸透鏡AB兩側都能看到清晰的像;其中從B側觀察到的像是正立,
            (選填“縮小”或“等大”或“放大”)的
            (選填“實”或“虛”)像;從A側觀察到的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5)為了克服蠟燭燃燒變短帶來的問題,小明從網上購買了利用LED燈做成的F光源進行實驗,將F光源放在10cm刻度線處時,直接用眼睛透過透鏡所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圖丁中的

            組卷:62引用:2難度:0.5
          • 33.在探究物體從斜面上下滑時的速度怎樣變化時,利用帶有刻度的斜面、小車完成“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如圖所示,將小車從80cm刻度處靜止釋放,先后通過AB、BC兩段路程。

            (1)該實驗的原理是
            ;所需的測量工具還有

            (2)實驗時斜面坡度應較
            (選填“大”或“小”),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測量
            (選填“路程”或“時間”)時所產生的誤差;
            (3)圖中AB段距離s2=40.0cm;測得通過AB段的時間t2為2s,則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v2=
            m/s;下面選項中可準確反映整個AC段小車運動情況的是


            (4)小車通過AB段的時間t2為2s,又測得通過全程AC段的時間t1為3.5秒,則小車通過BC段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5)若小車釋放瞬間立即按下秒表開始計時,但當小車通過0刻度線處時,由于測量者不夠專注,提前按下秒表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實值相比偏
            。(選填“大”或“小”)

            組卷:167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