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南省開封市五縣高一(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5/1/1 20: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帶著中國人的航天夢想,嫦城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如圖是嫦娥四號運行軌道和過程示意圖,此完成1~3題。

            關于圖中天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0難度:0.70
          • 2.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帶著中國人的航天夢想,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如圖是嫦娥四號運行軌道和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3~5題。

            嫦娥四號在奔月途中和著陸在月球上工作的過程中,受宇宙環境的影響(  )

            組卷:5引用:0難度:0.70
          • 3.如圖為太陽大氣層的結構圖。據此完成3-5題。

            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黑子和耀斑分別出現在(  )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4.如圖為太陽大氣層的結構圖。據此完成4~6題。

            下列現象主要由太陽活動引起的是(  )

            組卷:2引用:0難度:0.70
          • 5.如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此完成20~21題。

            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曲線是(  )

            組卷:3引用:0難度:0.50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

          • 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19年8月,亞馬孫熱帶雨林發生嚴重火災,起火次數7.3萬次。雨林植被垂直結構復雜,物種繁多,但土壤貧瘠。過火之后,原生林植被基本全部死亡,經過漫長的演替,會形成次生林,土壤肥力隨之發生變化。圖1示意熱帶雨林系統的養分循環。圖2為火災前后該區域雨林土壤肥力的變化曲線示意圖。

            (1)說明熱帶雨林植被垂直結構復雜的原因。
            (2)據圖分析熱帶雨林地區土壤貧瘠的原因。
            (3)描述火災后該區域雨林土壤肥力發生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

            組卷:5引用:3難度:0.5
          • 2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秋冬季,我國天氣的特征之一就是干旱。據12月3日的監測數據顯示,全國干旱中心轉移到廣東福建等地,廣東廣州11月一整個月的累計降雨量為0,意味著極其強烈的干燥天氣。在這樣的干燥狀況下,不僅氣象干旱明顯發展,還帶來了另一個問題:華南沿海尤其是廣東珠三角地區的“咸潮”現象開始明顯加重。咸潮(又稱咸潮高低潮的時間與夏季相反上溯、鹽水入侵),是一種天然水文現象,它是由太陽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對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當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體變咸,即形成咸潮(如圖)。
            (1)說出影響咸潮強度的主要因素。
            (2)咸潮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但人類活動加劇了咸潮發生的可能性,分析珠三角地區咸潮多發的原因。
            (3)指出咸潮可能帶來的影響并提出解決的措施。

            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