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北京市北師大實驗中學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2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

          • 1.空氣的成分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是(  )

            組卷:1884引用:445難度:0.9
          • 2.下列元素符號書寫不正確的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3.喝牛奶可以補鈣,這里的“鈣”指的是(  )

            組卷:43引用:72難度:0.9
          • 4.下列安全標志中,表示“禁止煙火”的是(  )

            組卷:52引用:13難度:0.9
          • 5.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

            組卷:221引用:358難度:0.7
          • 6.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7.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組卷:185引用:256難度:0.9
          • 8.下列物質中,屬于合金的是(  )

            組卷:300引用:22難度:0.9
          • 9.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10.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組卷:540引用:43難度:0.9
          • 11.下列金屬不能與稀鹽酸發生反應的是(  )

            組卷:42引用:2難度:0.6
          • 12.化學反應前后肯定發生變化的是(  )

            組卷:328引用:20難度:0.9
          • 13.我國青年學者姜雪峰教授被IUPAC遴選為硫元素代言人。一種硫原子原子核內含有16個質子和18個中子,則該硫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

            組卷:198引用:9難度:0.5
          • 14.在日常生活中,當燃氣燃燒不充分火焰呈現黃色時,需要調節灶具的進風口,目的是(  )

            組卷:189引用:12難度:0.9

          二、填空題

          • 43.興趣小組同學利用如圖裝置、藥品探究燃燒的條件。藥品:白磷(著火點為40℃)、紅磷(著火點為240℃)、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固體。
            (1)實驗一:證明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是燃燒條件之一。
            A、C中均放入一小塊白磷和80℃熱水。打開K1,關閉K2,向B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①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能證明實驗一目的的現象是
             

            (2)實驗二:證明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是燃燒條件之一。
            小明和小紅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重新設計了兩個不同的實驗(裝置同上,K1、K2均打開,向B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均可達到實驗目的。請補全表格中的①②③。
            小明實驗 小紅實驗
            A C A C
            固體 白磷 白磷 白磷
             
            液體 80℃熱水
             
            80℃熱水
             

            組卷:87引用:2難度:0.5
          • 44.鎂條在空氣中久置表面會變黑,某小組同學設計并進行實驗,探究鎂條變黑的條件。
            【查閱資料】常溫下,亞硫酸鈉(Na2SO3)可與O2發生化合反應。
            【猜想與假設】常溫下,鎂條變黑可能與O2、CO2、水蒸氣有關。
            【進行實驗】通過控制與鎂條接觸的物質,利用如圖裝置(鎂條長度為3cm,試管容積為20mL),分別進行下列5個實驗,并持續觀察20天。
            編號 主要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1 先充滿用NaOH濃溶液洗滌過的空氣再加入2mL濃硫酸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2 加入2mLNaOH濃溶液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3 先加入2mL濃硫酸再通入約4mLCO2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4 先加入4mL飽和Na2SO3溶液再充滿CO2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5 先加入2mL蒸餾水再通入約4mLCO2 鎂條第3天開始變黑至第20天全部變黑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的目的是
             

            (2)實驗1和2中,NaOH濃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實驗3中,試管內的氣體主要含有CO2
             

            (4)得出“鎂條變黑一定與CO2有關”結論,依據的兩個實驗是(填編號)
             

            (5)由上述實驗可推知,鎂條變黑的條件是
             

            【反思與評價】
            (6)在猜想與假設時,同學們認為鎂條變黑與N2無關,其理由是
             

            (7)欲進一步證明鎂條表面的黑色物質中含有碳酸鹽,所需要的試劑是
             

            組卷:65引用:7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