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中考地理適應性試卷
發布:2024/4/23 12:26:7
一、選擇題(共54分,每小題15分)
-
1.讀下列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1~5題。
根據材料一知道:撂荒地整治過程實現了( )A.機械化 B.破壞植被 C.人工為主 D.專門化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
2.讀下列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1~5題。
推測撂荒地整治的目的( ?。?/h2>A.將林地變為耕地 B.將耕地變為林地 C.方便人工種植 D.方便機械耕種 組卷:2引用:0難度:0.50
二、材料分析題(共46分)
-
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港口村位于某山區,建于河流交匯處的低地,歷史悠久。隨著人口增加,住宅用地擴大,良田被逐漸侵占。近年來,因泥沙淤積,河床抬高等原因,洪澇災害加劇。
材料二 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港口村整體搬遷,在附近荒山上建成了新村。搬遷后,港口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地改善。
材料三 港口村的變遷示意圖
(1)簡述港口古村落形成的自然條件。
(2)簡述整體搬遷前港口村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原因。
(3)簡述港口新村選址的合理性。(可從防洪、農田保護、土地利用類型等方面考慮)
(4)有人提出目前港口新村的生活用水輸水線路(線路①)不合理,并提出新的輸水線路(線路②)。你認為哪條線路合理,說明理由。(可從線路長短、輸水成本等方面考慮)組卷:54難度:0.3 -
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自然環境有差異,鄉村振興之路也不同。重渡溝和沈家村利用自身地理環境優勢探索鄉村發展之路,是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
材料一【重渡溝:山區生態游】
重渡溝位于伏牛山區,早期,村民以砍竹挖礦為生,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1999年起,當地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民俗文化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目前已成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
(1)結合重渡溝的發展變化,完成以下框圖。
材料二【沈家村:農業現代化】
沈家村位于華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好,是全國小麥商品糧基地。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到沈家村視察,看到小麥長勢喜人,欣喜地說:“今年的饃能吃上了?!?br />沈家村在種植普通小麥的基礎上,推廣優質專用小麥。2018年,小麥獲得豐收,村民高興地說:“咱家的麥子不僅能蒸饃,還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設新一代高效農業示范區,農業現代化這根“金扁擔”逐漸從規劃走向現實。
(2)簡述沈家村小麥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
(3)麥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
A.改進灌溉技術
B.培育優良品種
C.推廣農業機械
D.使用農藥化肥
材料三【某省地形示意圖】(如圖)
(4)材料所示省份的簡稱是
(5)借鑒重渡溝和沈家村的發展經驗,為井研縣鄉村振興提出合理化建議。(可從因地制宜、生態保護、科技推廣等方面回答)。組卷:15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