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中學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5 2:0:1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

          • 1.以下過程不在內環境中進行的是(  )

            組卷:101引用:5難度:0.7
          • 2.小鼠在受到電擊刺激時心率、呼吸頻率均會升高,有典型的躲避、逃逸行為。這一過程中伴隨著唾液分泌以及消化功能減弱。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62引用:10難度:0.8
          • 3.膝反射需要一組肌肉共同完成,反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4.研究神經纖維上的興奮傳導時,進行如圖所示實驗,獲得顯示屏所示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7引用:9難度:0.7
          • 5.一氧化氮(NO)可參與神經調節(如圖)。突觸前膜釋放的谷氨酸(Glu)與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促進Na+和Ca2+內流。突觸后神經元Ca2+濃度升高會促進NO合成,NO進入突觸前神經元引起Glu持續釋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66引用:4難度:0.7
          • 6.去甲腎上腺素(NE)是一種神經遞質,現有藥物甲、乙、丙,作用機制如圖所示,圖中M是可催化分解NE的酶,N作為轉運蛋白可回收NE,當NE較多時,還可以作用于突觸前膜α受體,抑制NE繼續釋放。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7.有些神經元釋放的遞質不僅激活突觸后膜上的受體,也能通過受體作用于突觸前膜。向體外培養的神經元突觸小體內注入足量標記的遞質(NA),間隔一段時間給予適當刺激,檢測遞質釋放量(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88引用:8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道題)

          • 20.動物可以通過嗅覺感知外界環境,進行覓食、求偶、躲避危險等。嗅覺靈敏的動物為什么可以感知和分辨數十萬種不同的氣味。針對這一問題,研究者進行了相關研究。

            (1)果蠅緊張時(如被置于試管中搖晃),會釋放一種能夠驅動同伴產生躲避行為的氣味。這種氣味分子屬于
             
            分子。
            (2)研究發現果蠅緊張時釋放的氣體中CO2濃度顯著升高。推測CO2是果蠅緊張時釋放的氣味的重要成分。研究者設計了圖1所示的T型迷宮。正常狀態的果蠅從C臂進入迷宮中央選擇點,可在短時間內作出選擇。統計進入A臂果蠅的比例,計算出果蠅的回避率,結果如圖2。實驗結果支持該推測,作出此判斷的依據為
             

            (3)每個嗅覺受體神經元(ORN)表達一種氣味受體。研究表明,一種表達氣味受體Gr21a的ORN專一性感知CO2。為確定Gr21aORN興奮是觸發該回避現象的充分條件。研究者通過轉基因技術將光敏通道蛋白ChR2的基因轉入果蠅并在Gr21aORN中表達。接受藍光照射后,ChR2蛋白
             
            改變,引起陽離子內流,使Gr21aORN產生
             
            電位。請在下列選項選出實驗組的實驗設計與預期
             

            A.轉入ChR2基因的果蠅
            B.未轉ChR2基因的果蛹
            C.通入CO2且用藍光照射
            D.通入新鮮空氣且用藍光照射
            E.果蠅出現明顯回避現象
            F.果蠅無明顯回避現象
            (4)研究發現,雌果蠅通過另外一種表達Or67d的ORN,專一感受雄果蠅產生的性激素,從而高效完成識別和交配。但果蠅只有50種不同ORN,卻能識別數千種不同氣味。研究人員以蛙為實驗材料,研究了蛙60種ORN對多種氣味的反應。實驗結果如圖3。由實驗結果可知,動物對不同氣味的感知與ORN的
             
            有關。
            (5)綜合本文信息,結合不同氣味分子與ORN的關系,嘗試闡述嗅覺識別機制如何利于動物的生存和繁殖
             

            組卷:19引用:4難度:0.5
          • 21.學習以下材料,回答(1)~(3)題。
            遺忘為何讓你的大腦更有效率學習與記憶是兩個相聯系的神經活動過程,而記憶與遺忘也有著微妙的關系。傳統觀點認為,遺忘是一種被動衰退的過程,即隨著時間的推移,記錄與儲存的信息自然瓦解或變得難以訪問。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生物專門擁有一套精密復雜的遺忘系統來主動忘記已有的記憶,限制自身具備過目不忘天賦的可能。
            這是為什么呢?心理學和生物學關于遺忘的一些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釋:生物在適應復雜多變的自然環境過程中,可以通過遺忘功能來維持記憶的靈活性,即快速忘記過時的錯誤知識;也能來維持記憶的可泛化性,即忘記不重要的細節,從而留取可供遷移的共性記憶。例如,如果你的記憶存儲了某天在某個公園被狗咬傷的每一個準確細節,那么你就不一定會知道要提防不同公園里的不同的狗。
            2010年清華大學鐘毅團隊首次發現了主動遺忘的生物機制,學習過程自身會激活Racl蛋白介導的遺忘“開關”,能夠主動調控短期記憶的遺忘。Racl活性高,加快遺忘;抑制Racl活性,遺忘減慢。這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么生物常常在幾小時內就快速地丟失很多記憶,這與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完全吻合。進一步研究表明,Cdc蛋白則參與那些相對穩定記憶被主動遺忘的過程。
            對果蠅的研究發現,果蠅能記住去避開一種氣味,訓練的方法是接觸這種氣味之前伴隨著電擊。果蠅的這種記憶由一種被稱為蕈形體神經元的細胞管理,如圖1和圖2。電擊能將多巴胺傳遞給蕈形體神經元的神經細胞,引發一系列生化反應,最終存儲了將電擊與氣味聯系起來的記憶,但這段記憶很快就會被遺忘。

            運動、壓力和睡眠等因素,會影響上述反應和過程,有研究表明,睡眠促進記憶的過程可能依賴于抑制主動遺忘的過程。至于多巴胺是啟動記憶,還是清除記憶可能取決于環境,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
            (1)學習和記憶都是
             
            的高級功能,學習是建立
             
            反射的過程,通過不斷地鞏固、提形成的長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和功能的改變以及
             
            的建立有關。
            (2)下列關于圖1、圖2闡釋的記憶和遺忘的機制,正確的包括
             
            。(填字母)
            A.果蠅避開某種氣味的反射建立過程,是氣味與無關刺激電擊關聯形成的
            B.電擊刺激神經元產生興奮,多巴胺分子可以被突觸后膜釋放、降解和回收
            C.記憶和遺忘的啟動,取決于蕈形體神經元上識別多巴胺分子的受體種類
            D.記憶和遺忘的過程,取決于神經遞質的種類和分泌量
            E.與語言和情緒相同,記憶和遺忘是人類特有的高級神經活動
            (3)結合本文,請從兩個角度闡釋遺忘能夠提高大腦效率的原因:
             

            組卷:19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