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云南省玉溪六中九年級(下)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11/18 9: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1~15每小題2分,16~20每小題2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錯選、多選、不選均不得分)

          • 1.物質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組卷:74引用:32難度:0.9
          • 2.曲靖市正在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是(  )

            組卷:206引用:9難度:0.8
          •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組卷:535引用:417難度:0.9
          • 4.小明閱讀《科學畫報》后,對抽煙的爸爸說:“吸煙有害健康,我和媽媽都在被動吸煙”小明這樣說的主要原因是(  )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5.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41引用:1難度:0.5
          • 6.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組卷:149引用:12難度:0.7
          • 7.下列基本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117引用:2難度:0.9
          • 8.下列是某同學關于氧氣的整理筆記,其中正確的是(  )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9.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了銣原子鐘。如圖是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關銣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68引用:22難度:0.6

          三、實驗與探究(本題共2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 27.某同學發現自己眼鏡框中銅制部位表面有綠色的銅銹,他聯想到探究鐵生銹條件的實驗,決定采用控制變量法探究銅生銹的原因,請你一起探究。
            【提出問題】銅生銹的原因是什么?
            【查閱資料】①銅銹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稱銅綠。
            ②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除去二氧化碳
            【猜想與假設】根據查閱的資料猜測:銅生銹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和
             
            共同作用的結果。
            【設計與實驗】他仿照探究鐵生銹條件的實驗,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四個實驗(說明:實驗中用到的蒸餾水均已煮沸過且銅片已打磨干凈)。
            實驗編號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銅片不生銹 銅片不生銹 銅片不生銹 銅片生銹
            在上述實驗三中,控制的因素是
             

            【實驗結論】他的猜想正確。
            寫出銅生成銅綠的化學方程式
             

            【反思與提高】
            (1)生活中你會發現廚房中的鐵鍋與水接觸的部分最容易生銹,切開的蘋果不久后變成咖啡色,好像生了“銹”,這些物質“生銹”除了與水有關外都與
             
            (填物質名稱)有關;
            (2)請你提出一條防止金屬銹蝕的具體措施
             

            組卷:39引用:1難度:0.5

          四、分析與計算(本大題共1個小題,共6分)

          • 28.向34g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錳粉末。反應開始后產生氧氣的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
            (1)從反應開始到t時,產生氧氣的總質量是
             
            g。
            (2)請計算該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