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七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8/26 12:0:8
一、單項選擇題(20小題,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的選項填寫在下面表格中對應的位置)
-
1.小美升入中學后,體重迅速增加,成了小胖子。看著其他女生出落得亭亭玉立,感覺自卑極了。作為她的好朋友,你應該勸誡她的是( )
①身體發育情況受遺傳、營養、鍛煉等多種因素影響
②不應在意自己的身體外形
③努力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展現青春的內在美
④要正視、接納自己的生理特征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組卷:29引用:3難度:0.5 -
2.進入初中后,小華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學習和處理人際關系,可他又不能擺脫老師的幫助和父母的照顧,內心充滿著矛盾,面對小華的內心矛盾,你應該對他說( )
①要學會獨立思考,不用再聽老師和父母的話
②青春期矛盾心理有時讓我們煩惱,但也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契機
③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這些心理矛盾,我們才能健康成長
④這些心理矛盾只會成為我們發展的阻力,要盡快消除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組卷:23引用:9難度:0.8 -
3.《“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心理健康體系建設,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養。處于青春期的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煩惱,面對煩惱我們應該( )
①多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
②在家里向父母發泄
③學會充當自己的心理醫生
④在網絡中尋找安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24引用:5難度:0.7 -
4.下列是小云同學生活中的點滴記錄及自我反思,其中認識正確的有( )
序號 生活點滴 自我反思 ① 既有自己的觀點,又能接受他人合理意見 獨立思考的表現 ② 懷揣青春夢想,渴望自由,渴望飛翔 青春只要腳踏實地 ③ 一味喜歡奇裝異服,敢于向權威挑戰 掌握了批判性思維 ④ 心情不好時,就會在放學后慢跑5分鐘 學會了自我調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9引用:9難度:0.8 -
5.“別人為什么就欺負你,你不反思一下?”“你成績比他好太多,讓人壓力太大,怎么不能反思一下?”……對待這種是非不分的“反思”要求,我們應該( )
A.勇于認錯,積極承擔責任 B.學會自我調節,做情緒的主人 C.改進現狀,考慮他人的感受 D.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 組卷:42引用:5難度:0.5 -
6.某校在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中,由專職心理教師專門為初一學生開設了以“守護青春,靜聽綻放”為主題的青春期異性交往課堂。下列可能屬于課堂內容的有( )
①男女同學應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②慎重對待、理智處理青春期可能出現的朦朧情感
③與異性交往肯定能塑造完美自我形象,完善個性
④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形影不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31引用:5難度:0.6 -
7.青春期的青少年樂于實踐,敢于嘗試,大膽放飛夢想:但青春并不意味著肆意放縱,青春應“有格”,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里的“有所不為”指的( )
①基本規則不能違反
②基本界限可以逾越
③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
④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35引用:18難度:0.8
二、非選擇題(21題12分,22題12分,23題16分,共40分)
-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校七年級(1)班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一次與集體生活相關的調查活動。以下是他們統計出來的主要問題清單。序號 調查情況 百分比 問題一 同學搞小圈子,不愿參與班集體活動 28.5% 問題二 不喜歡穿校服,經常違反校規校紀和班級規則 26.5% 問題三 認為集體榮譽與自己無關,堅持個人利益至上 18% 問題四 不認真履行值日生的職責,馬虎對待 7%
(1)我們每個人都處在不同的集體中,并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請列舉兩個你所扮演的角色。
(2)我們為什么要過集體生活?
(3)在共建美好班集體中我們應如何作出貢獻?組卷:38引用:2難度:0.3 -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23年4月22日,是世界法律日,法治生活的時代已經來臨。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溫馨家庭,其樂融融,家庭成員各負其責;優美校園,書聲瑯瑯,教學秩序井然;紅燈停,綠燈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會生活離不開法律,我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都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護,法律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建設法治中國,我們需要積極適應法治時代的要求,學會依法辦事,讓法律保護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與法律同行。
材料二:“堅持對未成年人優先保護、特殊保護,構建有利于未成年人上網的良好環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3年3月16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白皮書中,關于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內容振奮人心。切實“護苗”,重在把對未成年人優先保護抓在細處、督在嚴處、落到實處。而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1)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我國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2)我國為什么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3)全社會倡導依法治國過程中,作為中學生,我們能做些什么?組卷:26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