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學年山東省臨沂市蘭陵四中高三(上)生物寒假作業(四)
發布:2024/12/6 11:0:2
一、選擇題(共19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57分)
-
1.下列關于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裂間期有DNA和中心體的數目倍增 B.分裂間期DNA含量和染色體數目都加倍 C.紡錘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單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組卷:216引用:154難度:0.9 -
2.如圖是馬的前肢進化過程圖,對該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始祖馬的化石出現在更晚近地層中 B.現代馬比始祖馬更適應環境 C.馬的進化的過程說明突變是定向的 D.馬的前肢進化是由于環境變化引起的 組卷:64引用:5難度:0.9 -
3.有關赫爾希和蔡斯證明遺傳物質是DNA的實驗中,導致離心后的上清液或沉淀物中出現放射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用32P標記的親代噬菌體,上清液具有放射性是部分噬菌體未侵入細菌或子代噬菌體已釋放出來 B.用32P標記的親代噬菌體,沉淀物具有放射性是由于DNA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大 C.用35S標記的親代噬菌體,上清液具有放射性是由于噬菌體的外殼不能進入細菌 D.用35S標記的親代噬菌體,沉淀物具有放射性是由于部分噬菌體外殼吸附在細菌表面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4.某家系中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如下圖),其中一種是伴性遺傳病.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B.若Ⅲ-4與Ⅲ-5結婚,生育患兩種病孩子的概率是 512C.Ⅱ-2有一種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種可能 D.Ⅱ-5的致病基因均來自于Ⅱ-4 組卷:21引用:2難度:0.7 -
5.埃博拉病毒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它的基因可以嵌入宿主的基因,并引起埃博拉出血熱的癥狀.埃博拉出血熱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關于埃博拉病毒敘述錯誤的是( )
A.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性強,是因為人體對它沒有任何免疫能力 B.埃博拉病毒不能獨立進行新陳代謝,只有寄生在宿主細胞內才能完成生命活動 C.埃博拉病毒體內含逆轉錄酶,遺傳信息可從RNA→DNA D.埃博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能進行基因突變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6.下列關于生物進化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很好地解釋了物種大爆發現象 B.拉馬克進化論的關鍵內容是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 C.有些科學家認為自然選擇對中性突變不起作用 D.在自然環境中,種群的基因頻率將會發生改變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7.下列關于同一個動物體內,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兩者在間期都進行了DNA的復制,但前者進行了一次,后者進行了兩次 B.兩者在分裂期都進行了細胞質的分裂,但前者進行了一次,后者進行了兩次 C.兩者在分裂過程中都有著絲點的分裂,但前者進行了一次,后者進行了兩次 D.兩者在分裂過程中都有染色體數目的加倍,但前者進行了一次,后者進行了兩次 組卷:1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1.某海島上遷入一些農戶,若干年后,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對該海島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海島茂密的樹林中有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這體現了群落的
(2)在農戶遷入前,該海島上的喜鹽草種群中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5%和65%(A為抗除草劑基因);農戶遷入若干年后,該種群中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10%和70%.在此期間喜鹽草種群
(3)該海島附近的水域中存在著如圖所示的食物網。調查一定水域中海龜的種群密度常采用來自海龜,若鯊魚增重1kg,則至少消耗海藻15組卷:0引用:1難度:0.6 -
22.2011年日本福島核泄漏給周圍生物造成很大危害,某學者對比研究了植物剪股穎生長在核污染區土壤的種群和兩側鄰接的非污染區種群,取樣點順常風向的方向呈直線排列,各取樣點的剪股穎植株耐性指數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判斷,對核輻射抗性強的是生活在
(2)該學者在核污染種群中發現了某一性狀與原野生剪股穎有明顯差異的三種變異植株甲、乙、丙,該現象體現了變異的特點之一是
(3)與核泄漏前相比,該剪股穎是否發生了進化?
(4)調查發現在剪股穎的雌、雄植株中均有甲變異類型,請你進行實驗判斷該變異性狀的顯隱性,以及該基因是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性染色體上。(野生型為純合子)
實驗:組卷:4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