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江蘇省揚州中學高三(上)開學物理試卷(8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選對的得3分,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請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作答.
-
1.在物理學的重大發現中科學家們創造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牛頓第一定律與牛頓第二定律一樣,都可通過實驗直接得到的 B.引入重心、合力與分力的概念時運用了類比法 C.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假設法 D.在推導勻變速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 組卷:15引用:3難度:0.9 -
2.在上海世博會最佳實踐區,江蘇城市案例館中穹形門窗充滿了濃郁的地域風情和人文特色。如圖所示,在豎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通過輕質滑輪懸掛一重物G.現將輕繩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點,另一端從B點沿支架緩慢地向C點靠近(C點與A點等高)。則繩中拉力大小變化的情況是( )
A.先變大后不變 B.先變小后不變 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 組卷:290引用:15難度:0.7 -
3.四個小球在離地面不同高度同時從靜止釋放,不計空氣阻力,從開始運動時刻起,每隔相等的時間間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如圖所示,其中能反映出剛開始運動時各小球相對地面的位置的是( )
A. B. C. D. 組卷:2306引用:60難度:0.7 -
4.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做了如下的實驗:他讓一個銅球從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計)的斜面上由靜止開始滾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設某次試驗伽利略是這樣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個位置A、B、C,讓小球分別由A、B、C滾下,如圖所示。設A、B、C與斜面底端的距離分別為x1、x2、x3,小球由A、B、C運動到斜面底端的時間分別為t1、t2、t3,小球由A、B、C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分別為v1、v2、v3,則下列關系式中正確,并且是伽利略用來證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是( )
A. v12=v22=v32B. v1t1=v2t2=v3t3C.x1-x2=x2-x3 D. x1t12=x2t22=x3t32組卷:172引用:41難度:0.7 -
5.如圖所示,鋼鐵構件A、B疊放在卡車的水平底板上,卡車底板和B間動摩擦因數為μ1,A、B間動摩擦因數為μ2,卡車剎車的最大加速度為a,μ2g>a>μ1g,可以認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車沿平直公路行駛途中遇到緊急情況時,要求其剎車后在s0距離內能安全停下,則卡車行駛的速度不能超過( )
A. 2as0B. 2μ1gs0C. 2μ2gs0D. (μ1+μ2)gs0組卷:237引用:14難度:0.7 -
6.如圖所示,高空滑索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一個人用輕繩通過輕質滑環懸吊在傾角θ=30°的鋼索上運動,在下滑過程中輕繩始終保持如圖所示的狀態。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隨環一起減速下滑 B.人隨環一起勻速下滑 C.鋼索對輕環無摩擦力 D.鋼索對輕環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 組卷:21引用:4難度:0.9 -
7.關于以下四幅圖中所涉及物理知識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沙漠中的“蜃景”現象是光的衍射現象引起的 B.乙圖中,研究單擺簡諧運動的圖像,勻速拉動木板的速度大小不會影響單擺運動周期 C.丙圖中,可利用薄膜干涉檢查樣品的平整度 D.丁圖中,由圖可知當驅動力的頻率f跟固有頻率f0相差越大,振幅越大 組卷:41引用:18難度:0.6 -
8.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的偏振現象說明光是一種縱波 B.相對論認為空間和時間與物質的運動狀態無關 C.麥克斯韋預言并用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 D.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若僅將入射光由綠光變為紅光,則條紋間距變寬 組卷:29引用:7難度:0.9 -
9.關于近代物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β衰變時β射線是原子內部核外電子釋放出來的 B.組成原子核的核子質量之和大于原子核的質量 C.發生光電效應時,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頻率成正比 D.α粒子散射實驗表明核外電子軌道是量子化的 組卷:32引用:5難度:0.9 -
10.與原子核內部變化有關的現象是( )
A.電離現象 B.光電效應現象 C.α粒子散射現象 D.天然放射現象 組卷:127引用:29難度:0.9
四、計算或論述題:本題共3小題,共26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請將解答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
-
30.如圖甲所示為一風力實驗示意圖,一根足夠長的固定細桿與水平面成θ=37°,質量為m=1kg的小球穿在細桿上靜止于細桿底端O點,今用沿桿向上的恒定風力F作用于小球上,經時間t1=0.2s后撤去風力,小球沿細桿運動的一段v-t圖象如圖乙所示(g取10m/s2,sin37°=0.6,cos37°=0.8).試求:
(1)小球與細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2)0~0.2s內風力F的大小;
(3)撤去風力F后,小球經多長時間返回底部.組卷:36引用:6難度:0.3 -
31.如圖所示,有1、2、3三個質量均為m=1kg的物體,物體2與物體3通過不可伸長輕繩連接,跨過光滑的定滑輪,設長板2到定滑輪足夠遠,物體3離地面高H=5.75m,物體1與長板2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長板2在光滑的桌面上從靜止開始釋放,同時物體1(視為質點)在長板2的左端以v=4m/s的初速度開始運動,運動過程中恰好沒有從長板2的右端掉下.(取g=10m/s2)求:
(1)長板2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
(2)長板2的長度L0;
(3)當物體3落地時,物體1在長板2的位置.組卷:1004引用:2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