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青島二中分校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8/31 6:0:1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病毒是非細胞形態的生命體,它的主要生命活動必須在細胞內實現。病毒與細胞在起源上的關系是人們很感興趣的問題,目前主要存在兩種觀點:①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②生物大分子→病毒→細胞。根據上述資料并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分析,以下支持兩種觀點的依據不合理的是( ?。?/h2>
A.支持第①種觀點,病毒不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必須依靠其他活細胞才能進行繁殖 B.支持第①種觀點,病毒和細胞中的DNA都存在于染色體上,說明病毒可能是由細胞的核酸脫離細胞演化而來的 C.支持第②種觀點,病毒既具有一些大分子的特點,又具有生物能繁殖的特征,是化學大分子與細胞的過渡 D.支持第②種觀點,生命進化的歷程通常是由簡單到復雜,病毒結構比細胞簡單,說明細胞是由病毒演化而來的 組卷:12引用:6難度:0.8 -
2.綠藻被認為是21世紀人類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屬藍細菌)特有的藻藍蛋白能提高淋巴細胞活性,增強人體免疫力。下列關于綠藻和螺旋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二者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B.綠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沒有 C.綠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質的場所都是核糖體,但核糖體的形成不都與核仁有關 D.綠藻和螺旋藻都能進行光合作用,這與它們含有葉綠體有關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3.對如圖所示的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
A.圖①中顯微鏡鏡頭由a轉換成b,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 B.圖②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洋蔥根尖某視野圖像,若想要將位于視野左側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觀察,則需要將裝片向右移 C.圖③是在顯微鏡下觀察某植物成熟細胞的細胞質流動情況,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質流動方向和實際的細胞質流動方向一致 D.圖④所示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視野被相連的 64個細胞所充滿,若目鏡不變,將物鏡換成40×時,則視野中可觀察到的細胞數為16個 組卷:9引用:3難度:0.7 -
4.阿膠是一種用驢皮制成的藥材,藥用及保健價值非常高,補血止血、補氣效果都非常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之為補血圣藥。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A.制作阿膠需專用東阿井水,可能是因東阿井水含有Zn、Fe、K等微量元素 B.阿膠被稱之為補血圣藥,可能含有合成血紅蛋白的必需氨基酸 C.新鮮驢皮熬制后呈膠質狀態,說明蛋白質是驢皮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D.驢皮中脂肪含量較低,其儲能物質主要是葡萄糖 組卷:3引用:3難度:0.8 -
5.下列關于生物組織中有機物成分鑒定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A.雙縮脲試劑B液呈淺藍色,雙縮脲試劑與蛋白質反應呈紫色 B.向淀粉水解后的產物中加入斐林試劑,會立即產生磚紅色沉淀 C.用顯微鏡觀察花生種子中的脂肪時需使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D.配制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時所使用的NaOH溶液的濃度相同 組卷:10引用:3難度:0.5 -
6.如圖分別表示正常人、乳糖不耐受患者腸道中乳糖的利用過程。當腸道的堿性環境被破壞時,腸道會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主要成分是水、NaHCO3和消化酶)來中和酸性物質,所以容易發生腹脹、腹瀉。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乳糖是一種二糖,是動物細胞特有的糖類 B.乳糖不耐受癥的形成原因是患者體內不產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 C.乳糖不耐受癥患者利用自身的其他酶可以將乳糖分解為多種產物導致pH下降 D.喝牛奶腹脹、腹瀉的原因可能是代謝產生了氣體以及腸道產生的消化液過多 組卷:62引用:7難度:0.7 -
7.科學家在加利福尼亞州東部的莫諾湖里發現了一種被稱作GFAJ-1的獨特細菌,這種細菌能利用劇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來代替磷元素構筑生命分子,進行一些關鍵的生化反應。根據上述材料進行預測,下來說法錯誤的是( ?。?/h2>
A.GFAJ-1細菌體內含量較多的六種元素可能是碳、氫、氧、氮、砷、硫 B.砷對多數生物有毒可能是因為砷能夠替代磷參與生化反應,制造混亂 C.砷元素存在于GFAJ-1細菌細胞膜以及糖類、ATP、DNA和RNA等物質中 D.該發現使人類對生命的認識發生重大改變,拓寬了在地球極端環境尋找生命的思路 組卷:17引用:9難度:0.7 -
8.英國BBC推出的一部紀錄片《油糖陷阱》中認為,如果是單獨地攝入“糖”、“油”類食物,短時間內可以達到減重的效果,而引起肥胖的最主要原因是廉價且美味的“糖油混合物”。糖油混合物是將糖類和脂類經過人工混合進行精制的一類食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飲食要“減油”、“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組成脂肪的化學元素與葡萄糖相同 B.糖類是細胞的能源物質,脂肪是細胞的儲能物質,所有糖類和脂肪均可供能 C.檢測還原糖時常用斐林試劑使用時需注意現配現用和水浴加熱 D.高糖飲食容易起肥解,糖類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 組卷:55難度:0.7 -
9.如圖是某多肽結構式,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107/9/3cf3e7ab.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該多肽是由六種氨基酸組成的六肽 B.該多肽徹底水解后分子量將增加108 C.該多肽在脫水縮合前含有7個氨基和9個羧基 D.向該多肽溶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溶液不會變為紫色 組卷:65引用:5難度:0.7 -
10.角蛋白是頭發的主要成分,由2條肽鏈組成,含有2個二硫鍵。如圖表示燙發的原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燙發過程中角蛋白的肽鍵沒有斷裂,僅改變了角蛋白的空間結構 B.氨基酸形成角蛋白的過程中,丟失的H僅來自于氨基和羧基 C.角蛋白的兩條肽鏈之間通過脫水縮合反應形成的二硫鍵連接 D.燙發過程中角蛋白的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組卷:6引用:9難度:0.7 -
11.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合成過程如下:首先在核糖體上合成一條由110個氨基酸形成的單鏈多肽(稱前胰島素原),在氨基端多出的一段肽鏈稱為信號肽;信號肽引導新生多肽鏈進入內質網腔后被酶切除,剩余的多肽鏈折疊成含3個二硫鍵的胰島素原;后者進入高爾基體,在酶的催化下除去一段連接胰島素A鏈和B鏈的連接肽(C肽),轉變為成熟的胰島素(A鏈有21個氨基酸,B鏈有30個氨基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形成前胰島素原的過程中分子量減少了1962 B.高溫可使胰島素肽鍵破壞使其失去催化功能 C.加工成熟的胰島素至少含有兩個游離的氨基,兩個游離的羧基 D.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協調配合,共同完成該過程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12.日本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和小鼠的軟骨細胞中富含“miR140”分子,這是一種微型單鏈核糖核酸。與正常小鼠相比,不含“miR140”分子的實驗鼠軟骨損傷程度要嚴重得多。下列關于“miR140”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miR140”是人和小鼠軟骨細胞中的遺傳物質 B.“miR140”與DNA、ATP的組成元素相同 C.“miR140”徹底水解為4種核糖核苷酸 D.口服富含“miR140”的保健品可減輕軟骨損傷 組卷:22難度:0.7 -
13.關于下列四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圖和丙圖分別是生命活動主要承擔者和遺傳信息攜帶者的基本單位 B.乙圖小麥種子在曬干過程中所失去的水是自由水 C.若丙圖中a為核糖,則m有A、T、C、G四種 D.在小鼠的體細胞內檢測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乳糖 組卷:7引用:2難度:0.7
三、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40分)
-
38.如圖是某種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幾種細胞中可以用該圖表示的是
A.藍藻細胞
B.洋蔥根尖成熟區細胞
C.硝化細菌
D.菠菜葉肉細胞
E.酵母菌細胞
F.胰腺細胞
(2)完成能量轉換的細胞器有
(3)圖中結構⑩能夠實現細胞膜
(4)結構?是
(5)如果圖示為洋蔥的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則圖中不應有的結構是
(6)為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將3H標記的亮氨酸注入該細胞中,先后檢測到放射性的結構是(用箭頭和序號表示)組卷:1引用:1難度:0.6 -
39.正常細胞中進入內質網的蛋白質含有信號序列,沒有進入內質網的蛋白質不含信號序列??蒲行〗M除去內質網蛋白的信號序列后,將信號序列和細胞質基質蛋白重組,重組前和重組后蛋白質在細胞中的分布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示結構可知,核糖體上合成的蛋白質能否進入內質網取決于
(2)真核細胞中,與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相關的具膜細胞器除了內質網外還有
(3)葡萄糖激酶在葡萄糖轉化為丙酮酸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在核糖體上合成的葡萄糖激酶沒有信號序列,則細胞中,葡萄糖激酶分布的場所是組卷: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