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九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2020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指出: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挑戰,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啟示我們要( )
A.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創新資源配置 B.注重經濟發展速度,全面深化改革征程 C.轉化經濟增長動力,實現經濟高速增長 D.注重經濟結構優化,消除行業不同分工 組卷:40引用:5難度:0.8 -
2.下列舉措有助于緩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是( ?。?br />①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鄉村小規模學校和縣城學校建設
②發展居家養老、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
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同步富裕
④加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教育,抑制人們的生活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2引用:4難度:0.7 -
3.2020年3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兌現黨和國家對人民的鄭重承諾。這有利于( ?。?br />①貫徹共享發展理念,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②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消除區域差異
③黨和政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進全面小康社會
④解決我國主要矛盾,實現人民群眾的同等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組卷:52引用:11難度:0.7 -
4.中學生小陳是深圳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館的志愿解說員,他向游客介紹到:“深圳地區生產總值以年均20.7%的速度快速增長,經濟總量位居亞洲城市第五位,創造了世界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跡?!币陨喜牧象w現了( )
A.我國逐步建立、完善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B.改革開放促使我國經濟一直處于高速增長階段 C.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 D.只有改革開放,才能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組卷:72引用:7難度:0.8 -
5.2021年6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規定,每年農歷秋分日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指導和支持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國家完善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制度……該法填補了我國鄉村振興領域的立法空白,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該法的實施( ?。?/h2>
A.標志著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法可依 B.有利于區域協調發展,消除城鄉差別 C.為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提供物質保障 D.保障村民自治,完善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組卷:135引用:55難度:0.8 -
6.“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這是因為( ?。?/h2>
A.每個人都可以是創新者、創業者 B.企業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因素 C.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 D.提升創新能力是國家命運所系 組卷:27難度:0.8 -
7.我國雖是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制造基地,目前計算機產業規模居世界首位,但高端芯片、自主操作系統等“卡脖子”問題依然很突出,在尖端前沿領域與世界“領跑者”還有較大差距。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br />①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
②我國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③我國要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④關鍵核心技術主要靠引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13引用:1難度:0.7 -
8.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大學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強對關鍵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的攻關創新。創新的目的是( )
A.進行教育體制改革 B.實施素質教育 C.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 D.增進民生福祉,讓生活更美好 組卷:8引用:1難度:0.8 -
9.小福乘坐京張高鐵,感受到它十足的科技范:刷臉就能進站,車內溫度、燈光、車窗顏色自動調節,上網不卡頓,原來3小時的車程現在只要47分鐘……這體現了( ?。?/h2>
A.我國交通技術躍居世界第一 B.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C.高鐵成為人們的首選出行方式 D.經濟發展促進科技創新 組卷:71引用:109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8.材料一:2020年9月3日,習近平在紀念抗戰勝利15周年的座談會上強調,要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材料二:2020年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總書記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并首次對其內涵作了闡述。偉大抗疫精神進一步拓展了中國精神的譜系。它和偉大抗戰精神一樣,都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材料三: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說,“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br />(1)偉大抗戰精神、偉大抗疫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共同體現了中華民族怎樣的民族精神?
(2)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作為青少年應怎樣傳承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組卷:18引用:2難度:0.3 -
29.材料一:中國是最早種桑、養桑、生產絲織品的國家。幾千年前,當絲綢沿著古絲綢之路傳向歐洲。絲綢從那時起,幾乎就成了中國文明的傳播者和象征,它流傳廣遠,涵蓋了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種種貢獻。
材料二:《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章強調,新時代呼喚著杰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作、學術創新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材料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
(1)中國的絲綢藝術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什么特點?
(2)結合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篇文章對我們傳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何啟示?
(3)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少年應該如何做?組卷:11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