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級上冊《第13章 內能》2018年單元測試卷(16)
發布:2025/1/1 23:30:2
一、選擇題
-
1.下列圖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A.
滑下滑梯B.
彎折鐵絲C.
做功沖程D.
壓縮點火組卷:813引用:144難度:0.9 -
2.炎熱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時感覺涼爽,而當人站在沙土上時卻感到燙腳,這主要是因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
A.熱量 B.比熱容 C.質量 D.密度 組卷:110引用:5難度:0.9 -
3.依據你所學的熱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熾熱的鐵水具有內能,冰冷的鐵塊不具有內能 B.天然氣燃燒越充分,其熱值越大 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 D.汽車發動機用水做冷卻物質,是因為水的比熱容比較小 組卷:109引用:4難度:0.9 -
4.炎熱的夏天,小明打著赤腳在烈日當空的小河邊游玩時發現:岸上的石頭熱得燙腳,而河水卻比較涼,其主要原因是( )
A.石頭的吸熱能力強,因此石頭升溫快 B.水吸收的熱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頭的溫度低 C.這是小明的錯覺造成的,實際上岸上石頭與水的溫度相同 D.水的比熱容比石頭的大,在受到太陽同樣照射的情況下,水升高的溫度少 組卷:390引用:15難度:0.9 -
5.初溫相同的銅和鉛,它們的比熱容之比是3:1,質量之比是2:3,若它們吸收相等的熱量,銅升高的溫度與鉛升高的溫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組卷:548引用:65難度:0.7 -
6.福建沿海地區晝夜溫差較小,而內陸沙漠地區晝夜溫差較大。這主要是因為海水與砂石相比具有較大的( )
A.密度 B.內能 C.比熱容 D.質量 組卷:1175引用:43難度:0.9 -
7.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0℃的冰沒有內能 B.物體的溫度越高,物體的內能越大 C.物體的溫度越低,所含的熱量越少 D.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只要溫度不變,物體的內能就一定不變 組卷:31引用:63難度:0.9 -
8.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內能減小時,它的溫度一定降低 B.溫度相同的物體,其內能一定相等 C.鐵水凝固成鐵塊放出熱量,內能減少,溫度不變 D.0℃的冰變成0℃的水,溫度不變,所以內能不變 組卷:111引用:4難度:0.9 -
9.“過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漢族傳統菜肴,起源于明代,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后來傳到太原一帶民間,再逐漸傳播至山西其它地區。 以下關于炒制過程中解釋正確的是( )
A.炒鍋一般用鐵制造,主要利用了鐵的比熱容大 B.炒的過程主要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過油肉”的內能增加 C.炒制過程中鍋上方的“白氣”是高溫水蒸氣吸熱液化形成的 D.炒制過程中聞到香味,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組卷:196引用:7難度:0.9 -
10.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對a、b兩液體加熱(如圖甲),根據測得數據分別描繪出兩液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在相同的時間內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不計液體熱量散失,分別用ma、mb、ca、cb表示a、b兩液體的質量和比熱容,則結合圖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若ma=mb,則ca>cb B.若ma=mb,則ca<cb C.若ca=cb,則ma=mb D.若ca=cb,則ma>mb 組卷:4771引用:30難度:0.7
四、實驗探究題
-
31.如圖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現象”的實驗裝置,用同一套裝置,先后加熱并不斷攪拌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
加熱時間/min 0 0.5 1 1.5 2 … 溫度/℃ 煤油 水
(2)小明設計的記錄數據的表格如上表所示,分析表格可知:他是在相同的情況下,通過比較煤油和水的方法來完成探究實驗的。組卷:64引用:5難度:0.3 -
32.小明同學探究了“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同時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燒的放熱能力”,他設計了兩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在探究“不同燃料燃燒的放熱能力”應選用組器材(選填“甲”或“乙”)。除了圖中已經呈現的器材,這兩個實驗都還要用到的另一個測量工具是。
(2)根據甲組實驗的數據繪出了沙子和水的溫度變化圖象,如圖丙所示,則沙子的比熱容是J/(kg?℃)。[c水=4.2×103J/(kg?℃]
(3)小明購買了一盒薯片,取出幾片用上述方法測出薯片的熱值為1.4×107J/kg,該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偏大/偏小),其原因可能是。組卷:282引用:10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