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中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布:2024/7/17 8:0:9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
1.下列四項研究中,利用觀察法即可完成的是( )
A.菜豆種子的外形及內部結構 B.探索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 C.酒精對水蚤心率影響 D.長春公園中生物種類與數量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2.駱駝刺生活在沙漠中,是駱駝賴以生存的食物。與駱駝刺的細胞結構相比,駱駝的細胞中沒有( )
A.線粒體 B.細胞膜 C.細胞壁 D.細胞核 組卷:10引用:3難度:0.7 -
3.如圖是動物體的構成模型,數字表示生理過程,字母表示結構層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過程中變化最明顯的是染色體 B.2過程是細胞分化,b是器官 C.蕨類的孢子與c屬于同一結構層次 D.菜豆植物有d結構層次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4.谷雨二十四節氣之一,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有利于農事播種,這是因為種子萌發需要( )
A.適宜的溫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氣 D.吸收有機物 組卷:24引用:2難度:0.8 -
5.某興趣小組為探究綠色植物和種子的生命活動,進行了以下實驗,下列有關實驗結論描述恰當的是( )
A.圖甲中Ⅰ號葉片證明:葉綠體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B.圖甲中Ⅱ號葉片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有機物 C.圖乙裝置只證明:二氧化碳是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的產物 D.圖丙裝置證明:葉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組卷:16引用:4難度:0.7 -
6.農業生產實踐離不開生物學相關知識的運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種植農作物應合理密植 B.貯藏糧食需要保持干燥和高溫 C.人工輔助授粉增加玉米產量 D.陰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
7.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制作黃瓜果肉細胞臨時裝片需要碘液染色 B.觀察小魚尾鰭實驗應選擇色素多的活小魚 C.觀察酵母菌細胞長出的“突起”是其在進行出芽生殖 D.觀察雞卵實驗卵黃上的白色圓點是胎盤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8.血液中,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功能的成分是( )
A.血小板 B.紅細胞 C.白細胞 D.血漿 組卷:101引用:21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0分)
-
25.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發現丙型肝炎病毒(HCV)方面所做出的貢獻。請回答有關問題:
(1)“戈諾衛”是我國本土開發的抗HCV的藥物,如圖為HCV侵染人體肝細胞的過程示意圖,該藥物的作用原理是通過抑制病毒的【②】
(2)多數HCV感染者在感染初期無癥狀,直到最終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造成嚴重的后果。從傳染病的角度分析,無癥狀感染者屬于
(3)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丙肝疫苗屬于組卷:32引用:1難度:0.5 -
26.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在白城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它就是鎮賚縣的莫莫格自然保護區,是吉林省最大的濕地保留地,被譽為“吉林西部之腎”。這里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路線的重要停歇地,每年春秋兩季都會迎來數十萬只候鳥停歇覓食,大概全世界五分之二的鶴種在這里都能看到。其中最為著名的丹頂鶴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它的喙、頸和足都很長、能夠捕食濕地中的魚、蝦、昆蟲和軟體動物,也吃植物的根、莖和種子。丹頂鶴春夏季在東北地區繁殖,就地取材筑巢產卵,雌雄輪流孵卵。約一個月后,雛鳥破殼而出,跟隨雙親學習覓食、飛翔等生存技能。幼鶴長到一歲左右就離開雙親獨立生活。丹頂鶴秋冬季節遷徙到溫暖的南方越冬。近年來,由于濕地面積大量減少,丹頂鶴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為保護丹頂鶴,我國不僅建立了多個自然保護區就地保護,而且在動物園、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等機構遷地保護,進行了相關研究和種群復壯工作。
(1)丹頂鶴屬于鳥綱(類)動物,文中描述的與其適應棲息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特征有
(2)莫莫格自然保護區屬于
(3)從行為的獲得途徑看,鳥類的遷徙屬于
(4)野外放歸前,研究人員要先對丹頂鶴進行一段時間的野化訓練。結合文中信息,你認為需要進行的訓練有組卷: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