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江蘇省揚州大學附中東部分校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新冠病毒和肺炎雙球菌均可引發肺炎。下列有關它們的物質組成和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62引用:4難度:0.7
          • 2.如圖表示某物種遷入新環境后,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在第10年時經調查該種群數量為150只,估算該種群在此環境中的環境負荷量約為(  )

            組卷:9引用:1難度:0.8
          • 3.蝴蝶為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稱,全世界有14000多種。蝴蝶幼蟲嗜食葉片,成蟲大部分吸食花蜜。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10引用:8難度:0.7
          • 4.血細胞計數板是對細胞進行計數的重要工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5.在一段新建公路的邊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護邊坡,另一段邊坡(乙)不進行移栽,其他實驗條件相同,1年后兩段邊坡的檢測結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邊坡 處理方式 植被覆蓋率(%) 小型土壤動物 土壤有機質(g/kg)
            物種數 個體數
            種植植物 97 37 260 19.8
            不干預 8 9 28 11.9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6.下列關于外來物種入侵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57引用:6難度:0.7
          • 7.如圖為某人工生態系統中碳流動模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6引用:7難度:0.7
          • 8.如圖表示生態系統各組成成分之間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及信息傳遞過程,則圖甲、乙、丙可依次表示(  )

            組卷:6引用:2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共57分

          • 23.如圖1表示種群數量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問題:
            (1)
             
            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其直接決定因素是
             

            (2)在
             
            條件下,種群數量變化呈現圖中“J”型曲線,其種群增長率隨著時間的增加將
             
            (填“增大”“變小”或“不變”)。
            (3)甲曲線是一個生物小組對一個錐形瓶裝培養液中的酵母菌數量統計后繪制成的曲線,在一定時間內為“S”型曲線,a點之前限制酵母菌數量增長的原因是
             
            ,a點后引起酵母菌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4)利用規格為“0.1mm|1/400mm2”的血細胞計數板,采取
             
            的方法統計錐形瓶中酵母菌種群密度。培養液稀釋104倍時,其中1個中方格顯微示意圖如圖2所示,且該中方格酵母菌數量恰好等于5個中方格酵母菌數量的平均數,則此時酵母菌種群密度為
             
            個/mL。若要準確計數視野中活菌,可用臺盼藍將
             
            酵母菌染成藍色。按以上方法定期檢測并將其變化繪制成曲線,這種研究方法屬于構建
             
            模型。

            組卷:10引用:2難度:0.6
          • 24.從自然界中的生物體內分離得到的天然酶,在工業生產環境中催化效率往往較低。科研人員對酶的改造包括理性設計方法和非理性設計方法。
            (1)理性設計是通過定點誘變改變蛋白質中的個別氨基酸,以產生更加理想的酶,此項技術稱為
             

            (2)非理性設計方法主要通過易錯PCR技術實現。易錯PCR的原理是利用低保真的TaqDNA聚合酶和改變PCR的反應條件,降低DNA復制的保真度,在新DNA鏈的合成過程中增加堿基錯配,從而使擴增產物出現較多點突變的一種體外誘導DNA序列變異的方法。
            ①TaqDNA聚合酶與一般DNA聚合酶相比最大的特點是 
             
            ,其某一區域負責將堿基與模板鏈正確地互補配對,Mn2+可以降低這一功能,提高堿基的錯配,但非互補的堿基對由于
             
            不易形成,穩定性差,而Mg2+可以提高穩定性,易錯PCR時應適當
             
            (填“提高”或“降低”)Mg2+濃度。
            ②易錯PCR的反應程序為:95℃5min;95℃30s,55℃30s,72℃1min,30個循環;72℃10min。在循環之前的95℃5min處理為預變性,目的是確保
             
            ;循環中55℃處理的目的是使
             
            結合;循環之后72℃處理時間延長至10min,有利于增加延伸過程中堿基錯配的概率。
            ③如圖是利用易錯PCR改造某種天然酶活性的流程示意圖。構建重組質粒所需要的酶是
             


            ④步驟b應使用
             
            (化學試劑)使受體菌處于
             
            態;步驟c采用
             
            技術篩選突變酶;步驟d將一輪易錯PCR篩選獲得的有益突變繼續進行新一輪的易錯PCR,通過連續易錯PCR和篩選,導致酶的
             
            進化,以獲得滿足人們需求的產物。

            組卷:7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