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江西省濱江中學、奉新四中、宜春九中聯考高二(下)月考生物試卷(4月份)

          發布:2024/11/19 10:30:1

          一、單項選擇題

          • 1.小麥是北方地區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小麥光合作用的產物一部分是淀粉,還有一部分是蔗糖,蔗糖可進入篩管,再通過韌皮部運輸到植株各處。小麥種子中儲存的營養物質主要是淀粉,在種子形成以及種子萌發過程中,涉及到生物體內多種物質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3難度:0.7
          • 2.在網織紅細胞向成熟紅細胞的分化過程中,網織紅細胞的質膜包裹細胞內衰老蛋白、細胞器等成分并分泌到細胞外,形成細胞外囊泡(外排體)。下列事實不能支持以上說法的是(  )

            組卷:31引用:9難度:0.7
          • 3.鹽角草能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鹽分,并把這些鹽類積聚在體內而不受傷害,屬于聚鹽性植物,其對鹽類的抗性特別強,能忍受6%甚至更濃的NaCl溶液。某科研人員將其移栽至低滲培養液中,觀察其生長發育狀況,為鹽角草的擴大生產提供依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3難度:0.8
          • 4.用密閉的培養瓶培養等量的綠藻(單細胞藻類),得到4組培養液,將培養液置于4種不同溫度下,已知t1<t2<t3<t4,在光下和黑暗條件下測定培養瓶中氧氣的含量變化,得到如圖的數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5.生物體內的絕大多數細胞,都要經過分化、衰老、死亡等幾個階段。研究表明,人類面臨著三種衰老:第一種是生理性衰老,是指隨著年齡增長所出現的生理性退化,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規律。第二種是病理性衰老,即由內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體發生病理性變化,使衰老現象提前發生。第三種是心理性衰老,人類由于各種原因,常常產生“未老先衰”的心理狀態而影響機體的整體功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9引用:5難度:0.8
          • 6.某男性體內的兩個精原細胞,一個精原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得到兩個子細胞為A1和A2;另一個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Ⅰ得到兩個子細胞為B1和B2,其中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再經過減數分裂Ⅱ產生兩個細胞為C1和C2。不考慮互換和突變,那么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7.若某二倍體高等動物(2n=4),一個基因型為AaBbCc的精原細胞(DNA被32P全部標記)在不含32P的培養液中經一次有絲分裂后,再減數分裂形成如圖所示的1個細胞,圖中僅標明部分基因。不考慮圖示以外的其它變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5引用:4難度:0.5
          • 8.綿羊群中,若遺傳因子組成為HH綿羊表現為有角,遺傳因子組成為hh的綿羊表現為無角;遺傳因子組成為Hh的綿羊,母羊表現為無角公羊表現為有角。現有一只無角母羊與一只無角公羊生了一只有角小羊,這只小羊的性別和遺傳因子組成分別是(  )

            組卷:8引用:5難度:0.7
          • 9.如圖所示四幅圖表示了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攪拌強度、時長等都合理)中相關含量的變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45引用:14難度:0.5
          • 10.為模擬生物體內細胞的真實分裂過程,將某一經15N充分標記DNA的雄性動物細胞(染色體數為2N)置于不含有15N的培養基中培養,該細胞分裂兩次后形成4個子細胞。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76引用:2難度:0.7
          • 11.當某些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分子難與模板鏈分離時,會形成RNA—DNA雜交體,這時非模板鏈、RNA—DNA雜交體共同構成三鏈雜合片段。由于新產生的mRNA與DNA模板鏈形成了穩定的雜合鏈,導致該片段中DNA模板鏈的互補鏈只能以單鏈狀態存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34.土壤中含有多種微生物,某研究小組欲分離能在Fe2+污染的土壤環境下生存的希瓦氏菌;進行了相關研究。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培養基:加入牛肉膏、蛋白胨、瓊脂、NaCl、H2O及
             
            等并滅菌;該培養基按功能劃分,屬于
             
            培養基。
            (2)分離希瓦氏菌:將10g土樣溶于90mL蒸餾水中,再稀釋成多個倍數,取多個稀釋倍數的土壤樣品液0.1mL分別接種到多個平板上,這樣做的目的是
             
            ;培養一段時間后,A、B研究員在105稀釋倍數下得到的結果:A涂布4個平板,統計的菌落數分別是150、178、259、310;B涂布4個平板,統計的菌落數分別是152、165、175、184,則每克土壤樣品中的希瓦氏菌數量最可能為
             
            個。
            (3)進一步純化希瓦氏菌:采用平板劃線法接種培養一段時間后,發現第一劃線區域上都不 間斷地長滿了菌落,第二劃線區域上幾乎無菌落,分析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兩點)。
            (4)研究人員還欲采用測定ATP含量的方法估算希瓦氏菌數,該方法的依據是
             
            ,此方法與顯微鏡直接計數相比,得到的希瓦氏菌數目
             
            (填“多”或“少”),原因是
             

            組卷:9引用:4難度:0.6
          • 35.根據現代生物技術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在用蘋果泥作原料探究果膠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條件和最適用量時,雖然實驗的變量發生了變化,但通過
             
            來確定最適值的思想方法是不變的。
            (2)榨取果汁的過程中,發現榨取的果汁非常渾濁。解決的方法是用果膠酶處理,果膠酶包括
             
            等成分(三種)。
            (3)如圖1表示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的某步操作,圖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細胞進行酒精發酵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

            ①圖1中X溶液為
             
            ,將形成的凝膠珠放到該溶液中浸泡 30min 左右,以便
             

            ②圖1中制備的凝膠珠需
             
            后再轉移到圖 2 裝置中。某同學在圖1步驟結束后得到的凝膠珠不是圓形或橢圓形,出現此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至少說2點)
            ③發酵過程中攪拌的目的是
             

            組卷:1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