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西省濱江中學、奉新四中、宜春九中聯考高二(下)月考生物試卷(4月份)
發布:2024/11/19 10:30:1
一、單項選擇題
-
1.小麥是北方地區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小麥光合作用的產物一部分是淀粉,還有一部分是蔗糖,蔗糖可進入篩管,再通過韌皮部運輸到植株各處。小麥種子中儲存的營養物質主要是淀粉,在種子形成以及種子萌發過程中,涉及到生物體內多種物質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將烘干的小麥種子點燃,燃盡后的灰白色灰燼為無機鹽 B.將幼嫩的小麥種子加水研磨,離心后的上清液中加碘鑒定還原性糖 C.小麥植株光合作用的產物以多糖的形式運輸并儲存到種子中 D.小麥種子萌發過程中,有機物的種類會下降 組卷:9引用:3難度:0.7 -
2.在網織紅細胞向成熟紅細胞的分化過程中,網織紅細胞的質膜包裹細胞內衰老蛋白、細胞器等成分并分泌到細胞外,形成細胞外囊泡(外排體)。下列事實不能支持以上說法的是( )
A.成熟紅細胞不再合成蛋白質 B.成熟紅細胞的體積比網織紅細胞略小 C.外排體膜上含有網織紅細胞的特異性膜蛋白 D.網織紅細胞的血紅蛋白含量略低于成熟紅細胞 組卷:31引用:9難度:0.7 -
3.鹽角草能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鹽分,并把這些鹽類積聚在體內而不受傷害,屬于聚鹽性植物,其對鹽類的抗性特別強,能忍受6%甚至更濃的NaCl溶液。某科研人員將其移栽至低滲培養液中,觀察其生長發育狀況,為鹽角草的擴大生產提供依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鹽角草根細胞液濃度可能低于土壤溶液濃度 B.鹽角草從土壤中吸收的無機鹽用于合成淀粉等有機物 C.鹽角草從低滲培養液中吸收無機鹽消耗ATP D.移栽后的鹽角草根細胞吸水能力降低,可能因缺水而死亡 組卷:10引用:3難度:0.8 -
4.用密閉的培養瓶培養等量的綠藻(單細胞藻類),得到4組培養液,將培養液置于4種不同溫度下,已知t1<t2<t3<t4,在光下和黑暗條件下測定培養瓶中氧氣的含量變化,得到如圖的數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條件下,綠藻呼吸作用相關酶的活性與溫度呈正相關 B.t3條件下綠藻細胞產生的氧氣全部擴散到線粒體中 C.t4條件下綠藻細胞群體的凈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 D.t4條件下的光下O2增加值比t3低,原因是與t4溫度下的呼吸速率增加有關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5.生物體內的絕大多數細胞,都要經過分化、衰老、死亡等幾個階段。研究表明,人類面臨著三種衰老:第一種是生理性衰老,是指隨著年齡增長所出現的生理性退化,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規律。第二種是病理性衰老,即由內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體發生病理性變化,使衰老現象提前發生。第三種是心理性衰老,人類由于各種原因,常常產生“未老先衰”的心理狀態而影響機體的整體功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分化和衰老都會導致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 B.焦慮、緊張等精神因素會使免疫力下降,加速病理性衰老的發生 C.隨著細胞分裂次數的增加,端粒DNA被截斷導致的衰老屬于生理性衰老 D.細胞死亡都有利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 組卷:29引用:5難度:0.8 -
6.某男性體內的兩個精原細胞,一個精原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得到兩個子細胞為A1和A2;另一個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Ⅰ得到兩個子細胞為B1和B2,其中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再經過減數分裂Ⅱ產生兩個細胞為C1和C2。不考慮互換和突變,那么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形態相同的是A1和A2、B1和B2 B.遺傳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C.細胞大小相同的是A1和A2、B1和B2、C1和C2 D.染色體數目相同的是B1和C1、B2和C2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7.若某二倍體高等動物(2n=4),一個基因型為AaBbCc的精原細胞(DNA被32P全部標記)在不含32P的培養液中經一次有絲分裂后,再減數分裂形成如圖所示的1個細胞,圖中僅標明部分基因。不考慮圖示以外的其它變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細胞的核DNA分子數為6個 B.該細胞的核DNA分子含32P的有4個或5個 C.形成該細胞的過程發生了基因突變和染色體易位 D.該細胞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型為BbC、Aac兩種 組卷:35引用:4難度:0.5 -
8.綿羊群中,若遺傳因子組成為HH綿羊表現為有角,遺傳因子組成為hh的綿羊表現為無角;遺傳因子組成為Hh的綿羊,母羊表現為無角公羊表現為有角。現有一只無角母羊與一只無角公羊生了一只有角小羊,這只小羊的性別和遺傳因子組成分別是( )
A.雄性、hh B.雄性、Hh C.雌性、Hh D.雌性、hh 組卷:8引用:5難度:0.7 -
9.如圖所示四幅圖表示了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攪拌強度、時長等都合理)中相關含量的變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甲表示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變化 B.圖乙表示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變化 C.圖丙可表示“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中R型細菌+S型細菌DNA組”,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數量變化 D.圖丁表示“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中R型細菌+S型細菌DNA組”中,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數量變化 組卷:245引用:14難度:0.5 -
10.為模擬生物體內細胞的真實分裂過程,將某一經15N充分標記DNA的雄性動物細胞(染色體數為2N)置于不含有15N的培養基中培養,該細胞分裂兩次后形成4個子細胞。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若某個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為2N,則該子細胞中被15N標記的染色體條數可以是0~2N B.若4個子細胞大小相同,則細胞分裂過程中可能發生聯會現象 C.若某個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為N,則該子細胞中染色體與核DNA之比可能是1:1 D.若某個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為2N,則該細胞一定存在N+1種形態的染色體 組卷:76引用:2難度:0.7 -
11.當某些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分子難與模板鏈分離時,會形成RNA—DNA雜交體,這時非模板鏈、RNA—DNA雜交體共同構成三鏈雜合片段。由于新產生的mRNA與DNA模板鏈形成了穩定的雜合鏈,導致該片段中DNA模板鏈的互補鏈只能以單鏈狀態存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三鏈雜合片段的形成會影響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B.三鏈雜合片段結構的形成阻礙了解旋酶或RNA聚合酶的移動 C.三鏈雜合片段中嘌呤堿基總數不一定等于嘧啶堿基總數 D.三鏈雜合片段的形成,標志著相關基因正在進行復制 組卷:1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34.土壤中含有多種微生物,某研究小組欲分離能在Fe2+污染的土壤環境下生存的希瓦氏菌;進行了相關研究。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培養基:加入牛肉膏、蛋白胨、瓊脂、NaCl、H2O及
(2)分離希瓦氏菌:將10g土樣溶于90mL蒸餾水中,再稀釋成多個倍數,取多個稀釋倍數的土壤樣品液0.1mL分別接種到多個平板上,這樣做的目的是
(3)進一步純化希瓦氏菌:采用平板劃線法接種培養一段時間后,發現第一劃線區域上都不 間斷地長滿了菌落,第二劃線區域上幾乎無菌落,分析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4)研究人員還欲采用測定ATP含量的方法估算希瓦氏菌數,該方法的依據是組卷:9引用:4難度:0.6 -
35.根據現代生物技術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在用蘋果泥作原料探究果膠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條件和最適用量時,雖然實驗的變量發生了變化,但通過
(2)榨取果汁的過程中,發現榨取的果汁非常渾濁。解決的方法是用果膠酶處理,果膠酶包括
(3)如圖1表示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的某步操作,圖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細胞進行酒精發酵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
①圖1中X溶液為
②圖1中制備的凝膠珠需
③發酵過程中攪拌的目的是組卷:1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