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成都市蒲江中學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19 0:30:2

          一、基礎知識(共12分)

          •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4引用:2難度:0.9
          • 3.下面語段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陽春三月,錦城公園的櫻花如期開放,不少喜出望外的成都市民呼朋引伴來此踏青。進入園中,明麗的花草配上潺潺的小溪,相得益彰。女孩子們花枝招展,走著,笑著。一抬頭,遙見藍天,白云映襯著遠山黛青的影子,一切都令人心曠神怡

            組卷:26引用:3難度:0.9
          • 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21引用:1難度:0.7

          二、課內文言文閱讀(共12分)

          • 5.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一)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不習乎 傳:傳授
            B.待君久不至,已 去:離開
            C.博學而 篤:堅定
            D.相而去 委:舍棄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下車引 學而時習
            B.回也不改其 好之者不如之者
            C.人不知不慍 為人謀不忠乎
            D.太丘 晝夜
            (3)對下列句子的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譯文:陳太丘與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中午。
            B.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友人感到很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不管他就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C.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惱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嗎?
            D.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譯文:博覽群書廣泛學習,并且能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
            (4)下列對課文的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元方“入門不顧”表現了他對友人的“無信無禮”的鄙棄,維護了自己和父親的尊嚴。
            B.《論語》十二章中,孔子極力提倡“樂于學習,安貧樂道”的思想,這與對顏回的贊美是一致的。
            C.“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講學習態度,強調學習關鍵在于思考,要知“新”。強調了時常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
            D.“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來,在“富貴”與“義”發生矛盾時,寧愿貧賤而堅守“義”。如果追求富貴要以損害道德仁義為代價,那就不可取了,仁者、君子是不會這樣做的。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八、閱讀(22分)

          • 14.進入中學,學習生活翻開了新的一頁,你一定也認識了不少新朋友。古人這樣告誡我們:“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見,如何認識和選擇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課題。為引導同學們正確交友,你所在的班級正在舉行以“交友之道”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加并完成以下任務。
            (1)【設計活動】請為本次活動設計兩種活動形式。
            活動一:
             

            活動二:
             

            (2)選擇合適的成語或名句填空。
            負荊請罪
            伯牙絕弦
            管鮑之交
            割席斷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世間的友誼有很多種,可以是①
             
            ,彼此了解,相互信任,薦之以賢;可以是②
             
            ,互相不苛求,不強迫、不嫉妒、不黏人,純粹自由。真正的朋友,應該是志同道合的,如果沒有內在精神的共鳴,只有表面的應和,我們要不失③
             
            的決心;如果在爭執中不小心傷害到了對方,我們要有④
             
            的勇氣,向朋友真誠地說“對不起”。
            (3)古今中外的詩文中有很多有關交友的名言、警句,請你展示兩句你搜集到的名言警句。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15.請將下面的四個句子分別填入語段空缺處。
                  沒有人否認應該讀經典,但真正去讀的卻寥寥無幾。①
             
            ?作家在寫作時,只是要寫出他對生活的感悟和他自己的歡悲,由此可知,經典本身是純粹的,②
             
            。更為重要的是,③
             
            。對于同一個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經典總能燭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④
             
            ,對于事情的本質內涵,它沒有耐心和能力去做深入分析。基于以上理由,經典常常使追求淺層次閱讀的讀者對它產生隔膜。
            A.經典關注的是事物的本質
            B.平庸的作品只會對戲劇性的過程趨之若鶩
            C.它不會千方百計誘惑你去讀它
            D.人們為什么會對經典敬而遠之呢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