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重慶市朝陽中學八年級(下)入學語文試卷

          發布:2024/7/24 8:0:9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30分)

          •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注音有兩處錯誤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下列選項中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3.請在下面句子括號中填入最恰當的成語(只填字母)
            ①疫情結束后,慕名到洪崖洞打卡的游客人頭攢動,
             

            ②對社會問題的觀察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新穎獨到,見解
             

            ③六小齡童把孫猴子演得
             
            ,讓觀眾嘖嘖稱奇。
            A.妙手偶得
            B.栩栩如生
            C.摩肩接踵
            D.入木三分
            E.惟妙惟肖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8引用:3難度:0.7

          三、現代文閱讀(40分)

          • 11.閱讀非連續性文本,按要求完成題目。
            【消息回放】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記者倪晗      ①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胡喆、彭韻佳)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采用半彈道跳躍方式載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②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通訊報道】
            九天云外攬月回——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③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月壤回來了!恰似一部追了23天的宇宙大片,人們期待著、盼望著,晝夜不息。
                  ④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驚起一團煙云,以百米沖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又創造新的歷史。
                  ⑤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采樣返回任務,標志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⑥回顧嫦娥五號這舉世矚目的23天,人們一面為它驚險的太空之旅捏一把汗,一面為它不斷傳回的一條條捷報而欣喜和感動。人們將永遠銘記,2020年底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
                  ⑦——“驚天一落”扣人心弦。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月球風暴洋成為中國探月新地標。主動減速、快速調整、迅速接近、精準選點、穩步著陸……15分鐘內,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自主完成一系列復雜高難度動作,猶如一位在月球凌空漫步的仙子,婀娜多姿。
                  ⑧——“月面起飛”載入史冊。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約6分鐘后順利將攜帶月球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⑨——“旗開月表”振奮人心。經過科研團隊的數據接收和處理,12月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
                  ⑩——“太空擁吻”驚險浪漫。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航天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這份中國最遠的“宇宙快遞”,在21秒內完成一“抱”一“抓”、用一次堪稱“教科書式的對接”,順利完成了月球樣品的轉移和接力,讓歷經千難萬險采集到的月球樣品,一氣呵成踏上來地球的路。
                  ?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采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新華社2020年12月17日,有刪改)【專家解讀】
                  ?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進行權威解讀。
                  ?中新社:除了“嫦娥”以外,中國還有很多寓意深刻而浪漫的名字,比如“北斗”“天問”還有“天宮”等。
                  ?裴照宇:一是中華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包括很多神話,這給我們的起名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中華民族是一個追求夢想的民族,而航天是一個追求夢想的事業,這里有很好的匹配性,這是中國的文化帶給了我們思想的火花。第二,起名也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我們的任務起名要考慮到這個名字與任務的匹配性,也考慮到與神話的匹配性,還要考慮到民眾的可接受性和認可性。
            (1)讀上面新華社的消息和通訊,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角度 消息 通訊
            新聞信息 特點:簡略、簡單 特點:①
             
            報道的共同事件是:②
             
            語言風格 特點:③
             
            特點:生動、活潑請賞析畫波浪線句子來印證:④
             
            (2)語段“——‘月球挖土’全民關注。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的月面緊張工作,嫦娥五號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通過“表取”和“鉆取”兩種“挖土”模式,這臺中國“最強挖掘機”在全國人民的“云監工”下,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采樣。”是從“‘【通訊報道】九天云外攬月回——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這則通訊中摘錄出來的,你認為應該放在哪一個自然段之后,說明理由。
            (3)閱讀【專家解讀】內容,聯系上下文,你認為中新社記者應該提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
            (4)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隨著自媒體的不斷發展,人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請在新聞通訊的評論區內跟帖一條評論(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
                  ◎浩瀚星海:古有奔月神話,今有探月壯舉。
                  ◎宇宙騎手:嫦娥五號“挖土之旅”,為中國航天畫出驚嘆號!
                  ◎我的評論:
             

            組卷:29引用:1難度:0.3

          四、寫作(55分)

          • 12.寫作。
                  三年的疫情,有的人“陽康”或者“陽過”了;有的人正在“陽”;有的是“天選之人”還沒有“陽”,你也許是這其中的某類人,請結合你自己或周圍人的經歷,以與疫情有關的“陽”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注:這里的“陽”是指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是陽性的。)
                  要求:①中心突出,條理清楚;②不少于600字;③凡涉及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寫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襲。

            組卷: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