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北京市161中學七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單選,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科學家的觀點都是根據事實提出來的,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區別事實和觀點是非常重要的.下列關于人類起源的說法中,屬于事實的是(  )

            組卷:22引用:15難度:0.7
          • 2.下列器官及生理過程對應錯誤的是(  )

            組卷:7引用:2難度:0.5
          • 3.月經的形成與下列哪些結構的周期性變化有關(  )

            組卷:327引用:51難度:0.9
          • 4.下列營養物質中,都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一組是(  )
            ①水    ②無機鹽   ③糖類   ④脂肪   ⑤維生素   ⑥蛋白質.

            組卷:52引用:21難度:0.9
          • 5.維生素和無機鹽在人體中需要量雖少,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物質與缺乏癥,不相符的是(  )

            組卷:8引用:4難度:0.6
          • 6.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最終要進入下列哪個結構被人體利用(  )

            組卷:18引用:6難度:0.7
          • 7.下列營養物質不經消化,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組卷:72引用:3難度:0.4
          • 8.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內抽取內容物進行化驗,結果發現其中的蛋白質、脂肪類物質還沒有被消化,淀粉卻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該部位應是(  )

            組卷:38引用:3難度:0.4
          • 9.小腸的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8引用:8難度:0.4
          • 10.呼吸系統的主要功能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50分)

          • 31.2022年冬奧會將在北京舉辦,北京市中小學全面開展了冰壺,冰球,滑雪等冰雪體驗活動,引導中小學生強身健體,傳播奧運精神。
            (1)冰雪運動員為完成高寒環境下大量運動,食物中需要增加更多膽固醇、蛋白質,脂肪。其中,蛋白質最終被分解成
             
            ,進入血液后首先到達心臟(圖1)的
             
            (填字母)部位,經過血液循環,最終到達肌肉細胞被利用。

            (2)心臟主要由肌肉構成,能夠自主收縮和舒張,為血液循環提供動力。在心臟四腔中[
             
            ]
             
            的壁最厚,收縮力最強。在圖1中的A、B之間有
             
            ,使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動。
            (3)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根據圖2所示,除了吸收表面積大以外,小腸絨毛適于吸收的特點有
             
            (寫出一點即可)。
            (4)科研人員針對冰壺運動員的運動年限和手腕方位辨別能力(偏離角度越小代表手腕方位辨別能力越強)的關系進行研究,實驗分別從ABCD四種角度進行,實驗數據如圖3,可獲得的結論是
             

            組卷:5引用:1難度:0.4
          • 32.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肝臟位于人體腹腔右側,膈肌之下,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臟平均重達1.5公斤。肝臟是人體內進行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右圖為人體內肝臟的相對位置及肝臟和部分器官血液循環模式圖。
            從腸道吸收來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經血液匯集到肝臟,在肝臟進行重要的化學變化,實現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相互轉化。肝臟可以將暫時不用的葡萄糖合成為糖原(人體內的一種多糖)貯存起來以備需要。此外,人體血液中的大部分血漿蛋白也是在肝內合成的,它們有的是免疫分子,參加機體防御體系,保護健康;有的是凝血因子,參與止血,促進凝血。
            肝臟是多種維生素貯存、轉換的重要場所。如把胡蘿卜素轉化為維生素 A,可以防止夜盲癥的發生;把維生素D活化,調節鈣磷代謝,以免罹患佝僂病等等。
            肝細胞能分泌膽汁。膽汁富含膽鹽和膽紅素,膽鹽不但可以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利于脂肪消化,而且能協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膽紅素是紅細胞的殘骸,隨著膽汁排入腸道,從而被清除出血液循環,排出體外。
            肝臟具有解毒作用,當有毒物質進入肝臟后,大多經肝細胞的作用,使其毒性降低,甚至生成無毒的物質,最后經尿或膽汁排出體外。例如,生活在腸道內的細菌分解有機物時釋放出的氨氣,被吸收進入血液后,可被肝臟轉變為尿素。酒精主要是在肝臟中代謝,因此有肝病者不宜飲酒,以減少肝臟負擔。鎮靜劑、安眠藥等多種藥物也在肝臟中解毒,所以肝病患者使用這些藥物時應慎重。
            近年來,部分人群飲食結構不合理,大量攝入高脂肪、高糖食物,使肝臟中脂肪合成過多。
            當脂肪運出肝臟受阻,或者由于缺乏運動導致脂肪消耗過少,便會使脂肪堆積在肝臟細胞內。如果脂肪占肝重的10%以上時就可以稱為脂肪肝。患有脂肪肝后,會導致肝臟細胞功能異常,誘發心血管疾病,降低機體免疫力等,嚴重的還能引起肝癌。
            (1)肝臟分泌的消化液是
             
            ,其中的
             
            對脂肪有乳化作用。
            (2)肝臟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與此敘述不相符的是
             

            A.參與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物質的轉化
            B.促使有毒物質的毒性減弱或消失,然后排出體外
            C.合成免疫分子,參與機體防御體系,保護健康
            D.分解紅細胞殘骸成血小板,參與止血,促進凝血
            (3)門靜脈是與肝臟相連的重要血管之一。關于門靜脈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門靜脈中流的是靜脈血,肝動脈中流的是動脈血
            B.門靜脈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及非營養性物質如藥物等
            C.門靜脈中含有的營養物質減少,二氧化碳減少
            D.門靜脈與肝靜脈中的物質種類和含量不同
            (4)調查發現,在肥胖、吸煙、飲酒人群中,脂肪肝的檢出率較高。預防脂肪肝的幾點建議和原理中,敘述不合理的是
             

            A.少吃高糖、高脂肪食物——降低肝臟中脂肪的來源
            B.多運動——消耗有機物,可以增加對肝臟中脂肪的利用
            C.戒煙限酒——過量的酒精超出肝臟代謝能力會損傷肝臟細胞
            D.遵醫囑服藥——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臟解毒,不會有毒副作用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