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北省邯鄲市磁縣七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14 7:0:2

          一、選擇題。

          • 1.丘成桐作為我國著名數學家,他的成就可以說是享譽世界。22歲時便在美國的加州伯克利分校獲得了博士學位;26歲時成為斯坦福大學的終身教授;27歲一舉突破世界級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他善于提出問題的做法是在中學時代養成的,這種思維方式和做法成為他在研究事業上取得成功的關鍵。這表明(  )

            組卷:44引用:15難度:0.6
          • 2.伴隨著周三下午最后一節課的下課鈴聲,某中學的校園里沸騰起來,到處都是同學們的歡聲笑語,每周三的社團活動開始了。經典誦讀社團書聲瑯瑯,舞蹈社團翩翩起舞,合唱團歌聲悠揚,書法社團書韻飄香,乒乓球社團英姿颯爽,足球社團刻苦訓練,手工社團探索創新,美術社團用畫筆描摹多彩世界,象棋社團人頭攢動……這說明中學生活(  )
            ①涵養我們高尚品格,豐富我們的個性
            ②探索嶄新知識領域,增加我們的知識
            ③打開真實社會之門,經歷社會的歷練
            ④提供發展興趣的平臺,添彩我們的生活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3.2022年5月20日,國家開放大學終身教育平臺正式上線,面向社會免費開放。截至2022年5月,該平臺已匯聚國家開放大學自建學習資源、338所知名高校的課程資源等共計50萬門,致力于滿足社會大眾多元化、個性化學習需求。這(  )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4.2022年4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向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發去賀信,“希望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讀書學習能點亮我們的生命,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學習只是知識的獲取
            ②學習能讓我們生活更充實
            ③學習點亮個體生命
            ④學習就是給生命添加養料

            組卷:140引用:13難度:0.5
          • 5.四個人共同制定學習計劃,嚴格遵守,相互監督。每天6點10分準時起床進行早讀學習,不講閑話,不開“夜車”,學習效率最大化。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  )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6.他們認為,枯燥的讀書因抽查而變得有趣,個人單挑不了的數學題在討論后解決,相互交流的英語佳句喚醒了新的世界。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習(  )
            ①讓我們擁有充實的生活
            ②每時每刻都能帶來快樂
            ③激發了我們前進的動力
            ④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7.“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我們的驕傲多半是基于我們的無知!”“越是沒有本領的人就越加自命不凡。”這些話共同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下列名句能體現這個道理的有(  )
            ①“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②“吾日三省乎吾身。”(《論語》)
            ③“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諺語)
            ④“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

            組卷:20引用:4難度:0.9
          • 8.小海在日記中寫道:“在中學這個新的環境,我要抓住機會改變自己的形象。我不僅要改掉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的習慣,還要改掉斤斤計較的壞毛病。”從日記中可以看出小海想要(  )

            組卷:39引用:6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個小題,21題12分,22題16分,23

          •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圖是一項關于“子女心目中的父母”的調查結果
            (1)根據調查結果,概括現代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調查結果分析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
            材料二: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來到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蘇祠,了解三蘇生平、主要文學成就和家訓家風,以及三蘇祠歷史沿革、東坡文化研究傳承等。他指出,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要推動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激勵子孫后代增強家國情懷,努力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才。
            (2)運用親情之愛有關知識,談談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意義。
            材料三:《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中記錄道:“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3)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我們中學生可以做些什么呢?

            組卷:74引用:3難度:0.5
          •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獨特的生命觀,并一直延續至今。中國古代,有“人生于地,懸命于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從哲學角度說明了人類生命是天地演化的產物,有了天為生命提供了陽光、空氣及適宜的氣象,地為人類提供了必要的水、土壤及其他有利的地理環境,生命才能在天地陰陽交互作用下形成。此外,也有莊子“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的感慨。
            (1)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材料一體現了生命的哪些特征?
            材料二:山西朔州一家面館,常年向環衛工人提供三元一碗的手搟面,這樣的愛心之舉已經堅持了十一年,原本八元錢的一大碗手搟面,環衛工人可以少花五元錢,而這樣的“賠本買賣”是面館老板孫桂林十一年前就定下的規矩。
            (2)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面館老板孫桂林的人生是否值得?并說明理由。
            材料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大中,一直致力于發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進核能系統。他帶領產學研聯合團隊實現了我國高溫氣冷堆技術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整體發展過程,為我國在先進核能領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
            (3)結合材料分析,王大中是如何實現人生價值的?

            組卷:11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