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20.3電磁鐵電磁繼電器》2022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通電螺線管磁性的強弱與以下哪個因素無關( )
A.線圈中通過的電流方向和通電時間 B.線圈中是否插入鐵芯 C.線圈的匝數 D.線圈中通過的電流大小 組卷:100引用:2難度:0.8 -
2.如圖所示,給電磁鐵通電,條形磁鐵B及彈簧C在圖中的位置靜止。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動時,關于電流表示數和彈簧C的長度變化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電流表的示數增大,彈簧的長度增加 B.電流表的示數增大,彈簧的長度減小 C.電流表的示數減小,彈簧的長度增加 D.電流表的示數減小,彈簧的長度減小 組卷:335引用:9難度:0.7 -
3.如圖所示是一種水位自動報警器的原理圖。有關該報警器工作情況的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A.該報警器紅燈是報警燈;報警器工作時,依靠水的導電性,且水位必須到達A B.該報警器的紅、綠燈不會同時亮 C.當該報警器報警時,綠燈亮,紅燈不亮 D.當水位沒有達到A時,電磁鐵沒有磁性,只有綠燈亮 組卷:73引用:2難度:0.9 -
4.“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當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時,電磁鐵甲、乙吸引大頭針的個數增加,電磁鐵磁性增強 B.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下端分散的原因是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C.根據圖示的情景可知,電流一定時,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D.電磁鐵在生活中的其中一個應用是電磁繼電器,電磁繼電器磁性強弱與電流方向有關 組卷:490難度:0.7 -
5.如圖所示的是一種溫度自動報警器的原理圖,在水銀溫度計中封入一段金屬絲,金屬絲下端所指示的溫度為90℃,當溫度達到90℃時,自動報警器報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燈亮時表示報警器報警 B.溫度達到85℃時,報警器中的燈亮同時鈴響 C.報警器中水銀溫度計和電磁鐵并聯在電路中 D.報警器是利用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磁性消失的特點工作的 組卷:897引用:6難度:0.8 -
6.如圖所示,GMR是巨磁電阻,它的阻值隨電磁鐵磁性的增強而減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開關S1閉合,滑片向右移動,電磁鐵磁性增強 B.開關S1閉合,滑片移到某一位置,電磁鐵左端為N極 C.開關S1和S2同時閉合,滑片向右移動,GMR的電阻變小 D.開關S1和S2同時閉合,滑片向左移動,指示燈變暗 組卷:1394難度:0.3 -
7.如圖所示,這是小聰設計的照明燈自動控制電路,當光暗時燈亮,光亮時燈滅,其中光敏電阻的阻值隨光照強度的增大而減小。在實際調試時,小聰發現燈始終亮著,而光敏電阻和其他電路元件都正常。下列調節能使控制電路達到要求的是( )
A.減少螺線管線圈的匝數 B.抽出螺線管中的鐵芯 C.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動 D.減小控制電路電源電壓 組卷:263引用:3難度:0.8
五、綜合題
-
20.小聰利用光敏電阻為社區設計了一種自動草坪燈,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工作電路中有兩盞規格均為“220V 22W”的燈泡L,天暗時燈自動發光,天亮時燈自動熄滅。控制電路中電源電壓U恒為12V,定值電阻R0為200Ω。在一定范圍內,光敏電阻R的阻值與光照強度E(光照強度E的單位為lx,光越強光照強度越大)之間存在一定關系,部分數據如表所示。電磁鐵的線圈電阻忽略不計,當天色漸暗,通過線圈的電流為0.04A時,恰好啟動工作電路的照明系統。試問:
光照強度E/lx 1.0 2.0 3.0 4.0 5.0 光敏電阻R/Ω 150 75 50 37.5 30
(2)兩盞燈均正常發光時,工作電路中的總電流是多少?
(3)照明系統恰好啟動時,光敏電阻R的阻值為多少?此時光照強度為多少?組卷:242引用:2難度:0.5 -
21.小明設計了一種“自動限重器”,如圖(甲)所示。該裝置由控制電路和工作電路組成,其主要元件有電磁繼電器、貨物裝載機(實質是電動機)、壓敏電阻R1和滑動變阻器R2等。壓敏電阻R1的阻值隨壓力F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當貨架承受的壓力達到限定值,電磁繼電器會自動控制貨物裝載機停止向貨架上擺放物品。已知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U=6V,電磁繼電器線圈的阻值R=10Ω.請你解答下列問題:
(1)由圖(乙)中的圖象可知,隨著壓力F的增大,壓敏電阻R1的阻值將 。
(2)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的電路連接完整。
(3)電磁繼電器中的電磁鐵上端為 極(選填N、S)
(4)隨著控制電路電流的增大,電磁鐵的磁性將 ,當電磁繼電器線圈中的電流大小為30mA時,銜鐵被吸下。若貨架能承受的最大壓力為800N,則所選滑動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為 Ω。
(5)若要提高貨架能承受的最大壓力,滑動變阻器R2接入電路的阻值應 。組卷:702引用:6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