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北省天門市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11/11 2: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第1-10題每小題1分,第11-15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
1.化學改變世界的途徑是使物質發生化學變化。下列變化中,主要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
A.鐵鍋生銹 B.水分蒸發 C.煙花燃放 D.糧食釀酒 組卷:16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13引用:1難度:0.9 -
3.現在我市正在積極開展創建全國衛生城活動.下列行為中,與創衛活動不相符的是( )
A.鼓勵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 B.嚴禁焚燒秸稈,降低空氣中PM2.5的濃度 C.出行多乘坐公交車,少開私家車 D.推廣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一次性木筷 組卷:42引用:5難度:0.9 -
4.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它能指導我們更好地認識、改造和應用物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B.原子、分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C.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水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D.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空氣由空氣分子構成 組卷:69引用:2難度:0.6 -
5.下列物質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的白色煙霧,放出熱量 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的氧化鐵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組卷:166引用:8難度:0.6 -
6.從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對生活中的事實解釋錯誤的是( )
選項 事實 解釋 A 食物變質 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 B CO(煤氣)有毒而CO2無毒 兩種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 C 乘坐飛機時攜帶的膨化食品的包裝袋鼓起來了 保護氣的氣體分子體積變大 D 液氧和氧氣都能助燃 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A.A B.B C.C D.D 組卷:51引用:3難度:0.6 -
7.深海魚油中的DHA(化學式為C22H32O2)是一種特殊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細胞形成、發育及運作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下列關于DHA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DHA屬于氧化物 B.DHA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16:1 C.DH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8g D.DHA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相等 組卷:69引用:6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0分。第16題—20題,每空1分,第21題4分。)
-
20.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學生,發現金屬R不在初中學到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該小組為了了解R與常見金屬鋁、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
【作出猜想】他們考慮到鋁的活動性比銅強,對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猜想二:
【查閱資料】R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在R的鹽溶液中只有+2價R的鹽溶液呈藍色,常溫下鋁的表面會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鋁、氯化鋁、硝酸鋁的溶液均為無色.
【實驗探究】為了探究哪一種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針對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設計實驗方案并展開實驗探究.猜想 主要操作 主要現象 實驗結論 猜想一 打磨R絲,并將其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 R絲表面覆蓋了一層紅色的物質 猜想一 猜想二 打磨粗細相同的R絲、鋁絲、銅絲,分別將它們插入到體積相同、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稀硫酸中 ①R絲表面產生氣泡緩慢,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藍色
②鋁絲表面產生氣泡較快
③銅絲表面沒有氣泡產生猜想二成立.
R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猜想三 無明顯現象 猜想三成立
究竟哪種猜想成立?三位同學經討論交流,發現丙同學在實驗前沒有打磨鋁絲,這可能會導致實驗結論錯誤.于是他們先打磨鋁絲,再將其插入到丙同學做實驗用過的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溶液的顏色組卷:59引用:3難度:0.5 -
21.某純堿(純堿為碳酸鈉俗名)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實驗小組要測定該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取6g純堿樣品放入燒杯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此時燒杯中沒有不溶物,其消耗稀鹽酸61.7g,測得反應后液體總的質量為65.5g。請幫助實驗小組完成以下計算:
(1)反應中生成CO2的質量為
(2)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計算結果保留至0.1%)組卷:6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