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4課 古代詩歌四首》2021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知識練
-
1.下列對《觀滄?!返睦斫庥姓`的一項是( ?。?/h2>
A.詩句“東臨碣石,以觀滄?!苯淮桥R的地點和方向,“觀滄海”為全詩的詩眼,“觀”字統領全篇。 B.詩句“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寫出了小島的景物生機勃勃的特點。 C.詩句“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寫海面上的秋風和洪波,虛寫大風大浪的景象,聲勢令人驚心動魄,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宏偉氣象。 D.詩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從滄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滄海。描繪大海吞吐日月的壯闊景象,表現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宏大的抱負。 組卷:954引用:5難度:0.7 -
2.下列關于《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題目中的“左遷”指升遷到外地做官。 B.題目中的“龍標”與“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龍標”所指不同。 C.“楊花落盡子規啼”一句寓情于景,用楊花的漂泊不定,子規的悲苦哀啼暗寫王昌齡所去之處給人的荒涼飄零之感。 D.詩的后兩句將明月人格化,抒發了作者對遠行友人的深深關切。 組卷:288引用:2難度:0.8 -
3.關于《次北固山下》,下列對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覽的意思,表明詩人寫詩的地點。 B.首聯先寫“客路”后寫“行舟”,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 C.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頷聯、頸聯對仗非常工整,這是律詩的一個重要特征。 D.尾聯的“鄉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思鄉愁緒。 組卷:3233引用:9難度:0.5 -
4.了解寫作背景
李白,組卷:231難度:0.8 -
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融情人景,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的句子是
組卷:690引用:2難度:0.9
三、課外拓展練
-
16.閱讀文章,完成問題。
絕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注釋:本詩作于作者漂泊西南寓居杜甫草堂之時,時值暮春。
(1)下列對詩歌內容和手法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有“詩圣”美譽,創現實主義高峰,與李白合稱“李杜”。
B.本詩“又”字寫出了“春光易逝,無所作為”的心酸無奈。
C.本詩一、二句運用襯托手法,寫出了清新亮麗怡人的風光。
D.本詩“借樂景抒哀情”,借融融春光抒發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2)請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詩歌一二句所寫的畫面。組卷:534引用:7難度:0.6 -
17.古詩詞閱讀。
汴河亭①
唐?許渾②
廣陵花盛帝東游,先劈昆侖一派流。百二禁兵辭象闕,三千宮女下龍舟。
凝云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似景陽樓。③【注】①隋煬帝為東游廣陵(今揚州),不惜民力開鑿一條運河。其東段叫汴河,汴河之濱筑有行宮,即“汴河亭”。②晚唐最有影響力的詩人之一。③迷樓,隋煬帝所筑;景陽樓,南陳后主所筑。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句“廣陵花盛”四字交代了隋煬帝東游的原因,不著一字褒貶,但已見諷刺之意。
B.詩歌第二句寫從昆侖山上流下來的黃河水被分引鑿渠,修成一條運河,突出開鑿運河工程之巨、耗費之大。
C.頷聯寫驍勇的禁兵離京護駕,眾多宮女登船隨行,雖沒有直接讓隋煬帝出場,但其赫赫聲威可想而知。
D.尾聯直抒胸臆,對隋煬帝荒淫所招致的亡國后果進行了嚴肅的評論和嘲諷,來勸諫當今統治者。
(2)本詩的頸聯向來為后世稱道,請結合詩句談談其精妙之處。組卷:230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