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章 聲現象》2020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30分)
-
1.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B.“低聲細語”中的“低”,指聲音的音調低 C.“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超聲波能夠粉碎體內“結石”是因為聲波具有能量 組卷:831引用:44難度:0.9 -
2.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 )
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B.把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遲 C.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D.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組卷:9648引用:100難度:0.9 -
3.在撥動吉他弦后,同學們發現,即使停止了對吉他弦的撥動,吉他也會“余音不斷”,其根本原因是( )
A.吉他聲的回聲仍在回蕩 B.吉他弦還在振動 C.吉他弦停止振動,空氣還在振動 D.人的聽覺發生了“延長” 組卷:359引用:18難度:0.9 -
4.如圖所示,揚聲器播放音樂時,放在紙盒上的小紙片會不斷地跳動。這個實驗是用來研究( )
A.聲音產生的原因 B.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C.聲音傳播的條件 D.樂音與噪聲的區別 組卷:214引用:24難度:0.9 -
5.下列措施中從聲源處消除噪聲的是( )
A.在道路兩旁植樹 B.開會時把手機關機或調成靜音狀態 C.電影院采用隔音墻 D.強噪聲環境下的工作人員佩戴耳罩 組卷:1115引用:39難度:0.9 -
6.百米賽跑終點計時員必須在看到發令槍冒白煙時就開始計時,而不能聽到槍聲才開始計時,是( )
A.離起跑線太遠,怕聽不清槍聲 B.聽槍聲計時不準確,使運動員的成績偏高 C.看煙計時比較方便 D.聽槍聲計時不準確,使運動員的成績偏低 組卷:313引用:21難度:0.9 -
7.如圖所示,關于聲現象的各種實驗情景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甲實驗:鋼尺振動頻率越高,響度越大 B.乙實驗:抽氣過程中,鐘罩內鈴聲變小,說明真空可以傳聲 C.丙實驗:鼓面的振動幅度越大,音調越高 D.丁實驗: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可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組卷:1888引用:66難度:0.9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2分)
-
21.探究聲音的產生:
(1)如圖甲所示,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在圖乙中,當敲響右邊的音叉時,與左邊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會彈起來,這一現象說明聲音可以在中傳播;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這兩個實驗,則甲圖實驗(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乙圖實驗(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
(2)如圖丙所示,探究影響音調的因素,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實驗發現: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振動越,發出聲音的音調越;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有關。該實驗中用到一種科學研究方法是。組卷:341引用:5難度:0.7 -
22.小麗在觀察小提琴、二胡、貝司等弦樂器的弦振動時猜想:即使在弦張緊相同的條件下發聲的音調高低也可能與弦的粗細、長度及弦的材料有關。于是,她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下表是她在實驗時控制的琴弦條件:
編號 材料 長度/cm 橫截面積/mm2 1 銅 60 0.76 2 銅 80 0.76 3 銅 100 0.76 4 銅 80 1.02 5 尼龍 80 1.02 6 尼龍 100 1.02
(2)探究過程通常采用下列的一些步驟:A、分析歸納 B、實驗研究 C、提出問題(或猜想)D、得出結論
你認為小麗要完成本探究的全過程,所采取步驟的合理順序應該是:(只填字母序號)
(3)如果小麗想探究發聲的音調與琴弦的材料關系,你認為應選用表中的編號為 的琴弦。(只填數字序號)
(4)在上述探究過程中,總要控制某些因素不變,來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關系,這種科學的方法叫做 。組卷:183引用:1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