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常州市教育學會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5/31 8:0:9
一、單項選擇題
-
1.內環境穩態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某些腫瘤細胞會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堵塞后導致組織水腫 B.內環境處于穩態的前提是外界環境要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 C.正常情況下氨基酸、抗利尿激素、糖原均會出現在內環境中 D.激素和抗體都存在于內環境中,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細胞 組卷:18引用:1難度:0.7 -
2.將蛙的離體神經纖維置于某種培養液M中,給予適宜刺激后,記錄其膜內鈉離子含量變化如圖中曲線Ⅰ所示、膜電位變化如圖中曲線Ⅱ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過程中培養液M只有Na+的濃度會發生變化 B.圖中a點后,細胞膜內Na+的含量開始高于膜外 C.曲線Ⅱ的峰值大小與培養液M中Na+的濃度有關 D.圖中c點時,神經纖維的膜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 組卷:150引用:12難度:0.7 -
3.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寒冷條件下,副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血管收縮 B.血鈉含量降低時,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醛固酮增加 C.即使到成年,人的大腦中也會有新生神經元的產生 D.軀體運動和內臟活動都可以受到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組卷:25引用:1難度:0.5 -
4.如圖是特異性免疫的部分過程模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物質I和物質Ⅱ都能與病菌特異性結合 B.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過程中產生的細胞D來源不完全相同 C.細胞B、細胞C、細胞D都能特異性識別抗原 D.細胞B僅在體液免疫過程中發揮作用 組卷:25引用:3難度:0.7 -
5.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通過信號分子構成一個復雜網絡(如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信號分子①可表示乙酰膽堿(神經遞質) B.信號分子②可表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C.信號分子③可表示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D.圖中信號分子必須與細胞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后才起作用 組卷:54引用:3難度:0.8 -
6.群落內存在兩個生態位重疊的物種會向著占有不同的空間、食性、活動時間或其他生態習性上分化的現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食性相同的兩種鳥類是無法在同一區域內長期共存的 B.種間競爭的結果可能會使兩個種群生態位重疊度降低 C.菜粉蝶幼蟲啃食葉片,而成蟲吸食花蜜不屬于同域共存 D.同域共存機制有利于維持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和群落穩定性 組卷:18引用:3難度:0.5 -
7.科研小組對某生態系統中三個動物種群的λ值(
)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所示,其中一種動物為入侵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出生率死亡率A.2011~2016年,種群A的數量先下降后增加 B.2013年,種群B的數量顯著低于種群A和C的數量 C.2016~2017年,種群C的數量不再發生改變,種群呈均勻分布 D.種群C最可能為外來入侵物種,該生物對當地環境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組卷:17引用:4難度:0.6
三、非選擇題
-
22.紅景天中的HMA3基因能編碼Cd轉運蛋白。科研人員將紅景天中的HMA3基因轉入欒樹,以實現欒樹的定向改良,使其增強對Cd的富集能力,從而更有效治理Cd污染。實驗的主要流程如圖,其中Hygr為潮霉素抗性基因,Kanr為卡拉霉素抗性基因。下表為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請回答下列問題。
EcoRⅠ BamHⅠ HindⅢ Sau3AⅠ BglⅡ XbaⅠ G↓AATTC G↓GATCC A↓AGCTT ↓GATC A↓GATCT T↓CTAGA
①從紅景天細胞中提取總RNA為模板,進行RT-PCR,該過程需要加入的酶有
②據以上圖表分析,為構建Cd轉運蛋白與綠色熒光蛋白(GFP)的融合蛋白,進行PCR擴增HMA3基因時需要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
③通過DNA連接酶進行連接制備重組質粒,并依次轉入大腸桿菌和農桿菌。其中將重組質粒轉入大腸桿菌的主要目的是
(2)欒樹愈傷組織的誘導:
切割無菌苗將其莖段插入愈傷組織培養基,培養基應添加
(3)農桿菌介導轉化體系的建立:
將農桿菌單克隆菌株對欒樹愈傷組織進行侵染轉化,并用添加
(4)原生質體制備及目的基因的檢測和鑒定:
①取4g篩選后愈傷組織,用鑷子輕輕搗碎,沖洗。用濾網過濾溶液,將愈傷組織轉移至含
②在激光共聚焦下觀測到細胞膜發出綠色熒光。在本研究中選擇GFP與Cd轉運蛋白構建融合蛋白的目的是
①推測藍色熒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②藍色熒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結構設計
③藍色熒光蛋白基因的修飾(合成)
④表達出藍色熒光蛋白組卷:10引用:1難度:0.6 -
23.同一湖泊中通常會生長大量的微囊藻、魚鱗藻和脆桿藻,其中魚鱗藻和脆桿藻是魚類喜食的優良餌料。湖泊水體富營養化時,微囊藻等藍細菌大量增殖并產生難被降解的藻毒素,嚴重威脅水體安全和人類健康。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富營養化的水體中常常大量暴發的是單細胞浮游藻類,這是因為單細胞浮游藻類
(2)微囊藻產生的藻毒素抑制水生植物的生長,造成水生動物中毒和死亡,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其
(3)湖中養殖的草魚除投放的有機飼料外,還以魚鱗藻、脆桿藻為食。科研人員對草魚的能量流動情況進行分析,結果如下表所示(數字為能量值,單位是kJ?cm-2?a-1)。魚鱗藻、脆桿藻同化的能量 草魚攝入食物中的能量 草魚同化飼料中的能量 草魚糞便中的能量 草魚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草魚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20.6 52.8 22.6 ? 3.8 21.2
(4)研究者獲得一株棕鞭毛蟲(以浮游藻類為食的浮游動物)。為研究棕鞭毛蟲對微囊藻的清除能力和降解藻毒素的效果,采集表層下40cm的富營養化湖水注入透光透析袋中,添加棕鞭毛蟲后放置于原位,進行實驗,結果如圖2。?
①利用棕鞭毛蟲清除微囊藻和降解藻毒素,這屬于
②本實驗中,對照組的處理是
③實驗結果表明,棕鞭毛蟲對湖泊群落的影響是組卷:12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