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安徽省蕪湖市中華藝術學校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1/6 12:0:3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今天,我們如何傳承傳統文化?我認為,“傳承”分為“傳”和“承”兩個部分。
            “傳”就是記錄、保存、延續,對于傳統文化,“傳”就是將其盡可能地原樣保存下去。“傳”的實質,就是盡可能使它延長,盡可能使它符合原來的內容。“傳”是無條件的,不需要進行選擇,也不需要考慮它有用沒用,盡最大可能先保存下來再說。
                  如果對傳統文化的“傳”是無條件的,那有人會問,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動的傳統文化,該不該保護?也要保護。舉一個很極端的例子,希特勒當年屠殺猶太人的集中營,現在就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那么一個罪惡的地方,為什么還要把它作為文化遺產加以保護留存呢?因為它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如果這個集中營不保存下來,后人便不能夠通過它真切地感受那段歷史,了解人性還能惡到那種程度。
                  因此,我們要盡最大可能把傳統文化保存下來,這與被保存的文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是好的還是壞的,沒有關系。總之,先把它保存下來,而且要把保存傳統文化由不自覺變成自覺,由無意識變成有意識。比如,我國一些農村可能還保留著一些古建筑。那里的人比較窮,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來,這種保存就是無意識的。可農民富裕起來后,就會拆舊房,建新房,那種對古建筑無意識的保存也就越來越不可能。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地、自覺地、主動地去保存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傳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我認為“承”就是繼承、發揚,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發揚光大。當然,“承”不是簡單地傳承發揚,而是要做到適應今天和未來的需要,也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才叫“承”。仍然以古建筑為例,“傳”的話,就是不破壞它,不讓它倒,讓它存在的時間越長越好。而把古建筑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這就是“承”了。正因為如此,“承”的時候,要有所選擇,要選擇其中精華的、正確的、有用的部分進行發揚光大,糟粕部分自然是要揚棄的。
                  中華傳統文化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幾千年來,它一直在吸收外來、兼收并蓄中不斷發展著。比如,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的文化就得到了發展擴大,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被吸收進來。語言方面,該地區南方的方言保留了華夏本音,而北方的方言大量吸收了外來民族語言。音樂、舞蹈方面,中原地區更是大量吸收外來少數民族的文化,這些后來都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通過不斷吸收借鑒外來優秀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才歷久彌新、經久不衰,形成了海納百川、整合發展的優勢。今天,在繼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更要兼收并蓄,積極吸收其他外來文化的優點。
            (摘編自葛劍雄《傳統文化的“傳”與“承”》)(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所謂“傳”,就是記錄、保存、延續,無條件地、盡可能地把傳統文化原樣保存下來。
            B.我們要有意識地、自覺地、主動地去保存傳統文化,不管它好壞以及積極、正確與否。
            C.所謂“承”,就是繼承、發揚,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以適應今天和未來的需要。
            D.在“承”的時候要有所選擇,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還要盡可能吸收、借鑒外來文化。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針對“今天,我們如何傳承傳統文化”的問題,提出觀點,總領全文。
            B.在論述“傳”和“承”時,文章都是先闡釋其內涵,再進一步論述具體的做法。
            C.在論述“傳”和“承”時,文章都借助具體的例子加以論證,大大增強了說服力。
            D.文章先談“傳”而后談“承”,從主到次,層層深入地論述了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只要把希特勒當年屠殺猶太人的集中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后人就能通過它感受歷史,認識人性。
            B.相對來說,貧窮其實更有利于保存傳統文化。比如農民富裕起來后,就會拆掉古建筑去建新房。
            C.對于古建筑而言,“傳”是盡量延長它存在的時間,“承”是將其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
            D.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文化得到發展擴大,是因為普遍吸收了少數民族的語言、音樂、舞蹈等文化。

            組卷:16引用:13難度:0.7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徐志摩的另一面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是硤石鎮首富,對于兒子,徐老先生不僅給他豐厚的物質、無私的愛和呵護,更多的是給他優越的教育條件。徐志摩上的小學、中學,都是當地最好的學校。1914年,徐志摩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攻讀法律專業。在北京求學期間,徐志摩最重要的收獲是他在父親的支持下,由內兄張君勱介紹,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啟超的門下。
                  帶著親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進入克拉克大學學習歷史,當時他的抱負是未來在中國的政治經濟舞臺上大顯身手,改造中國社會,使之盡快走向民主、獨立與富強。他選修了社會學、心理學、商業管理、19世紀歐洲社會政治學等課程,還參加了國防訓練團,和同學一起攜手并進,顯示了中國留學生的氣節。
                  1919年底,徐志摩來到紐約,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學習政治學。徐志摩對于社會主義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紐約的這一年,他購買了相關書籍,并撰寫了一系列論文和書評,宣傳社會主義學說。他因此被叫作“鮑雪微克”,就是布爾什維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從人道主義出發的,他接受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與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相距甚遠。
                  為了追隨羅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倫敦,此行的代價是他放棄了即將拿到的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轉折,從此,“中國少了一個政治經濟學家,多了一個詩人、文人”。在倫敦,徐志摩喜歡這里頻繁的社交活動和自由的民主學術氣氛,他和陳西瀅、章士釗等留英中國學者混熟了,也結識了傅斯年、趙元任、劉半農等中國留學生,還認識了不少英國的作家、詩人。這對于徐志摩從事文學創作并加深對文學的認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1年春,徐志摩進入劍橋大學皇家學院學習,從此開始了劍橋生活。他說:“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甜蜜的洗禮。”可以說,康橋的美喚起了徐志摩心中的靈性,讓他蘇醒。康橋的一切給了徐志摩新的洗禮——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諧。在這里,他開始步入文學殿堂,情感的孤獨與荑景的融合,個性的追求與現實的困頓,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瀲滟中沉淀了豐富的文學孕思。可以說,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國。在他回國之前,已經出現了兩個頗具聲勢的文學社團,一個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學研究會,一個是同年7月在東京成立、很快移師上海的創造社。這兩個文學社團可以說都是由五四運動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殺的功績。但賡續五四精神、影響廣泛的還要數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堅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編。梁實秋晚年回憶說:“胡適先生當然是新月的領袖,事實上志摩是新月的靈魂。”
                  領袖要的是德高望重,應者云從。而靈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這一輪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運轉自如;沒了他,這輪新月只會落下,不復升起。事實上也確實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難后,標志著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雖經葉公超等人艱難支撐,終是氣數已盡,不久便壽終正寢。
                  徐志摩是這么悄悄地來,又這么悄悄地去了。他雖然不曾帶走人間的一片云彩,卻把永遠的思念留給了中國詩壇。像徐志摩這樣做一個詩人是幸運的,因為他被人們談論。徐志摩以他短暫的一生而被人們談論了這么久(相信今后仍將被談論下去),而且人們的談論中毀譽的“反差”是如此之大,這一切就說明了他的價值。不論是人們要棄置他,或是要歷史忘掉他,也許他真的曾被湮沒,但他卻在人們抹不掉的記憶中頑強地存在著。
            (摘編自韓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孫曉婭《讀懂徐志摩》等)(相關鏈接)
                  ①我覺得在他所有努力過的文學體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
            (梁實秋《談徐志摩的散文》)      ②徐志摩是一位說不清楚的復雜的人。他的思想駁雜這一事實,長期受到了忽視。一些評論家論及他的藝術,往往以漫不經心的方式進行概括,判之以“唯美”“為藝術而藝術”一類結論;論及他的思想傾向,則更為粗暴,大概總是“反動、消極、感傷”一類。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視野的開闊,培養了一個世界性的文化性格。
            (謝冕《云游》)(1)下列對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申如先生具有長遠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為現代中國著名的詩人與文化人,與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開的。
            B.徐志摩在國外結交中西方賢達名流,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游學于西方名校,涉獵廣泛,在多個領域均有建樹。
            C.徐志摩對社會主義學說抱有同情,他購買相關書籍、撰寫論文和書評、獲稱“鮑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證據。
            D.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是20世紀20年代初國內很有影響的文學社團,但就文學創作的實績而言,二者遠遠不如新月社。
            (2)下列對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志摩進入克拉克大學學習歷史,立志在中國的政治經濟舞臺上大顯身手,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轉折。
            B.在康橋的學習經歷,對徐志摩而言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創作靈感是康橋喚醒的,這一時期是他的文學觀和美學觀形成的重要階段。
            C.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詩人,同時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創作獲得同時代名家的高度評價。
            D.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復雜多變,對這樣一位文化名人不應該只是簡單的肯定或否定,而應站在歷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評價。
            (3)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組卷:53引用:4難度:0.6

          三、文學類閱讀(共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馬褲先生
            老舍
                  火車在北平東站還沒開,同屋那位睡上鋪的穿馬褲,戴平光的眼鏡,青緞子洋服上身,胸袋插著小楷羊毫,足登青絨快靴的先生發了問:“你也是從北平上車?”很和氣的。
            ??火車還沒動呢,不從北平上車,由哪兒呢?我只好反攻了:“你從哪兒上車?”他沒言語。看了看鋪位,用盡全身的力氣喊了聲,“茶房!”
            ??茶房跑來了。“拿毯子!”馬褲先生喊。
            ??“請少待一會兒,先生,”茶房很和氣的說。馬褲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別無動作。茶房剛走開兩步。
            ??“茶房!”這次連火車好似都震得直動。茶房像旋風似的轉過身來。
            ??“拿枕頭!”
            ??“先生,請等一等。您等我忙過這會兒去,毯子和枕頭就一齊全到。”茶房說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氣。茶房看馬褲客人沒任何表示,剛轉過身去要走,這次火車確是嘩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點嚇了個跟頭,趕緊轉回身來。“拿茶!”
            ??“先生請略微等一等,一開車茶水就來。”
            ??馬褲先生沒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訕著慢慢地轉身,腿剛預備好要走,背后打了個霹靂,“茶房!”
            ??茶房不是假裝沒聽見,便是耳朵已經震聾,竟自快步走開。
            ??“茶房!茶房!茶房!”馬褲先生連喊,一聲比一聲高:站臺上送客的跑過一群來,以為車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終沒回頭。馬褲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你坐二等?”這是問我呢。我又毛了,我確是買的二等,難道上錯了車?
            ??“你呢?”我問。
            ??“二等。快開車了吧?茶房!”
            ??他站起來,數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臥鋪上——兩個上鋪都被他占了。數了兩次,又說了話,“你的行李呢?”
            ??“我沒有行李。”
            ??“嘔?!”他確是嚇了一跳,好像坐車不帶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從門前走過。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決心。
            ??馬褲先生把領帶解開,摘下領子來,分別掛在鐵鉤上:所有的鉤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兩個。車開了。他爬上了上鋪,在我的頭上脫靴子,并且擊打靴底上的土。枕著個手提箱,車還沒到永定門,他睡著了。
            ??我心中安坦了許多。
            ??到了豐臺,車還沒停住,上面出了聲:“茶房!”沒等茶房答應,他又睡著了;大概這次是夢話。
            ??過了豐臺,大概還沒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茶房來了,眉毛擰得好像要把誰吃了才痛快。
            ??“干嗎?先——生——”“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擰得直往下落毛。“不要茶,要一壺開水!”
            ??“好啦!”
            ??馬褲先生又入了夢鄉,呼聲只比“茶房”小一點。有時呼聲稍低一點。用咬牙來補上。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來些旅客。
            ??馬褲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間,專為阻礙來往的旅客與腳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車,看看梨,沒買;看看報,沒買。又上來了,向我招呼了聲,“天津,唉?”我沒言語。他向自己說,“問問茶房,”緊跟著一個雷,“茶房!”我后悔了,趕緊的說,“是天津,沒錯兒。”
            ??“總得問問茶房。茶房!”我笑了,沒法再忍住。
            ??車好容易又從天津開走。
            ??剛一開車,茶房給馬褲先生拿來頭一份毯子枕頭和手巾把。馬褲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鉆得到家,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鐘,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給他數著,從老站到總站的十來分鐘之間,他又喊了四五十聲茶房。茶房只來了一次,他的問題是火車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議,車上總該有人知道,茶房應當負責去問。茶房說,連駛車的也不曉得東西南北。于是他幾乎變了顏色,萬一車走迷了路?!茶房沒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幾根眉毛。
            ??他又睡了,這次是在頭上摔了摔襪子,可是一口痰并沒往下唾,而是照顧了車頂。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將亮就到了。謝天謝地!
            ??我雇好車,進了城,還清清楚楚地聽見“茶房!”一個多禮拜了,我還惦記著茶房的眉毛呢。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戲謔、夸張的漫畫式手法,通過一些富有喜劇性的細節和令人捧腹的語言、動作,描寫了馬褲先生在火車上的經歷。
            B.小說善于運用生動形象的細節表現人物內心的情感,茶房對馬褲先生的不滿,主要是通過茶房眉毛的微妙變化表現出來的。
            C.馬褲先生一上火車就向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鐘,是因為馬褲先生作為一名知識分子,比較講究衛生。
            D.“一個多禮拜了,我還惦記著茶房的眉毛呢。”這樣結尾既表達了“我”對茶房的同情,也為小說畫上了一個幽默的句號。
            (2)馬褲先生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
            (3)有人認為,小說中的“我”也有人性弱點,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結合文本,談談你的具體理由。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七、選擇題組(共20分)

          • 9.根據下面材料,提煉新冠肺炎的三條傳播途徑。要求語言簡潔流暢,不超過20個字。
                  目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衛生防疲專家強調,人們需自覺居家隔離,避免在公共場合接觸到病毒攜帶者。人感染了冠狀病毒后常見體征有呼吸道癥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因難等,正常健康人員,如果在公共場合近距離接觸患者,并直接吸入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就會導致感染。此外患者呼出的飛沫會沉積在物品表面,人手一旦接觸被污染物品后,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就會導致感染。衛生防疫專家還表示,患者呼出的飛沫混合在空氣中,會形成一種氣溶膠,該物質吸入后也可導致病毒感染。

            組卷:39引用:12難度:0.7

          八、材料作文(共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魯迅和沈從文,一個舉著劈向黑暗的啟蒙之劍,一個唱著至善至美的人性之歌。同處動蕩時期的他們,選擇了不同的方式觀照社會和人生。不同的時代,同樣的召喚,都一次次告誡著當代人應有的責任。今天,我們身處的時代祥和美麗,但依然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面對是與非、美與丑、善與惡交織的社會現象,你更希望誰(魯迅/沈從文)成為我們同一時代的人?
                  請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不少于800字,發表你的觀點。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組卷:2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