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安徽省亳州市黌學高級中學英才班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27 6:0:2
一、單選題
-
1.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感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和(型),以下關于腸道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腸道病毒的核酸組成與大腸桿菌是相同的 B.腸道病毒雖然能引起傳染病,但是它沒有細胞結構 C.腸道病毒的生活是利用自身物質和能量的 D.可用含水、無機鹽的培養基培養腸道病毒 組卷:0引用:3難度:0.7 -
2.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特殊性決定了個體的特殊性。因此,對細胞的深入研究是揭開生命奧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關鍵。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藍藻、霉菌、水綿的細胞不是都含有核糖體 B.細菌和植物細胞都有細胞壁,且其成分相同 C.衣藻、綠藻和念珠藻都含有葉綠素 D.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存在多樣性,無統一性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3.一段朽木上長滿了苔蘚、地衣,朽木凹處堆積的雨水中還生活著水蚤、孑孓等,樹洞中還有老鼠,樹上有昆蟲、小鳥。下列選項中與這段朽木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水平相當的是( )
A.一個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B.一片樹林中的全部樟樹 C.一塊農田中的全部植物 D.一片生機盎然的草地 組卷:14引用:7難度:0.7 -
4.下列關于顯微鏡描述正確的有幾項( )
①在低倍鏡下的視野內圖象是“pd”,實際圖象是pd
②一個細胞用目鏡10×,物鏡40×的倍數觀察,細胞的放大倍數是400倍
③由低倍鏡轉換高倍鏡后,可調節細準焦螺旋來調節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
④顯微鏡觀察血涂片時,發現視野中有一個污點,轉動目鏡,污點不移動,判斷污點一定在物鏡上
⑤若高倍鏡下細胞質流向是逆時針的,則細胞中細胞質流向應是順時針的
⑥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在視野中被相連的64個分生組織細胞充滿,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X時,則視野中看到分生組織細胞為4個。A.3項 B.4項 C.5項 D.6項 組卷:9引用:4難度:0.7 -
5.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正確的實驗步驟是( )
A.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沖洗→水解→染色→觀察 B.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水解→沖洗→染色→觀察 C.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染色→沖洗→水解→觀察 D.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水解→染色→沖洗→觀察 組卷:51引用:159難度:0.9 -
6.如圖是生物概念模型,則下列敘述與該模型相符的是( )
A.甲——還原糖、乙——葡萄糖、丙——麥芽糖、丁——纖維素 B.甲——固醇、乙——膽固醇、丙——維生素D、丁——性激素 C.甲——生物大分子、乙——蛋白質、丙——核苷酸、丁——多糖 D.甲——原核生物、乙——細菌、丙——藍藻、丁——酵母菌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7.下列有關細胞分子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豌豆細胞中組成遺傳物質的單體有8種 B.種子成熟過程中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值增大 C.生物體內的糖絕大多數以單糖形式存在 D.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并不都依賴于細胞膜表面的受體 組卷:7引用:2難度:0.9 -
8.如圖表示細胞中一種常見的水解反應。下列化合物能發生此種反應的有( )
①多肽 ②淀粉 ③纖維素 ④脂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223引用:78難度:0.9 -
9.如圖所示,甲、乙、丙為組成生物體的相關化合物,乙為一個由 α、β、γ 三條多肽 鏈形成的蛋白質分子,共含 271 個氨基酸,圖中每條虛線表示由兩個巰基(-SH)脫氫形成的二硫鍵(-S-S-)。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為組成乙的基本單位,且乙中最多約含有 20 種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對分子質量比原來減少了 4832 C.丙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如果甲中的 R 為 C3H5O2,則由兩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 16 個 H 組卷:12引用:7難度:0.6 -
10.有一條多肽鏈由p個氨基酸組成,分子式為CxHyOmNnS (n-p>0,m-p>1),這條多肽鏈經過水解后的產物中有5種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O2NS),丙氨酸(C3H7O2N),天冬氨酸(C4H704N),賴氨酸(C6H14O2N2),苯丙氨酸(C9H11O2N).水解產物中天冬氨酸的數目是( )
A.(y+p)個 B.(n+p)個 C.(m-p)個 D. 個(m-p+1)2組卷:44引用:2難度:0.1 -
11.下列關于脫氧核糖核酸(DNA)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蛙的成熟紅細胞中不含DNA分子 B.人體細胞的細胞質中也有DNA分子 C.含DNA的原核細胞不會同時含RNA D.細菌細胞的擬核中無DNA 組卷:5引用:3難度:0.8 -
12.研究人員對4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細胞(甲、乙、丙、丁)進行了分析、觀察等實驗,獲得的結果如下表,則甲、乙、丙、丁4種細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 )
核仁 葉綠素 葉綠體 線粒體 中心體 核糖體 纖維素酶
處理結果甲 - + - - - + 無變化 乙 + - - - + + 無變化 丙 + - - + - + 外層結
構破壞丁 + + + + + + 外層結
構破壞
①衣藻 ②硝化細菌 ③乳酸菌 ④藍藻 ⑤蛔蟲⑥水稻。A.④①⑥② B.①⑤④⑥ C.①④⑤⑥ D.④⑤⑥① 組卷:20引用:25難度:0.9 -
13.如圖表示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程,①②③表示細胞器,a、b、c、d表示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物質X可能是細胞呼吸酶 B.磷脂總量最多的細胞器是① C.③的內膜中蛋白質種類和含量比外膜多 D.d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特點 組卷:30引用:19難度:0.9
二、非選擇題
-
39.圖1為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2表示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處在某濃度的外界溶液中的一種狀態(此時細胞有活性).圖3是選用蔗糖作為實驗材料,用U形管所做的滲透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的滲透作用發生需要兩個條件:①有半透膜,②
(2)在做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過程中,常選用圖2所示的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作為實驗材料,原因是該種細胞具有
(3)圖3實驗結果說明蔗糖分子不能通過半透膜.某同學想繼續探究蔗糖水解產物能否通過半透膜,他向b管中滴加了兩滴一定濃度的蔗糖酶,并在適宜溫度下水浴保溫一段時間,觀察實驗現象并預測實驗結果:
①一段時間后,若發現a、b兩管的液面高度差繼續增大,直至最后穩定不變.請分析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有:
②一段時間后,若發現b管液面先上升后下降,直至b側液面僅略高于a側后不再變化.為使兩側液面等高,應進行的操作是組卷:160引用:14難度:0.5 -
40.溶酶體是動物細胞中一種由膜構成的細胞器。溶酶體是一種動態結構,它不僅在不同類型細胞中形態大小不同,而且在同一類細胞的不同發育階段也不相同。如圖為溶酶體的生成及其作用的過程。據圖回答:
(1)分析題圖,溶酶體的形成來源于
(2)溶酶體是細胞的“
(3)生物膜是在原有膜的基礎上,不斷由新的脂質或蛋白質插入而逐漸增長的,其中磷脂是在
(4)溶酶體的生成及其作用的過程,說明這些生物膜的
(5)若圖中細胞具有分泌蛋白質的功能,分析圖中三種膜面積的大小,畫出分泌抗體后膜面積的變化。組卷:65引用:2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