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6-2017學年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實驗高級中學高三(上)第二周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12/3 6:0:1

          一、選擇題

          • 1.下列與生活實際或常見的現(xiàn)象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2引用:5難度:0.9
          • 3.最近美國宇航局的科研人員確認火星地表含有溶有高氯酸鹽的液態(tài)水.下列有關水及高氯酸鹽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4引用:7難度:0.9
          • 4.下列指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組卷:2631引用:21難度:0.9
          • 5.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電離),其中Cl-、Br-、I-的個數(shù)比為2:3:4,向該溶液中通入氯氣使溶液中Cl-和Br-的個數(shù)比為3:1,則通入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與溶液中剩余Fe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組卷:78引用:14難度:0.7
          •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4引用:4難度:0.9
          • 7.已知:HCN(aq)與NaOH(aq)反應的△H=-12.1KJ/mol;HCl(aq)與NaOH(aq)反應的△H=-55.6KJ/mol.則HCN在水溶液中電離的△H等于(  )

            組卷:102引用:20難度:0.9
          • 8.A、B、C三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右圖所示,已知A、C分別與B形成化合物X和Y,A與B的質(zhì)子數(shù)之和等于C的質(zhì)子數(shù),則以下說法判斷正確的是(  )

            組卷:145引用:5難度:0.9
          • 9.下列反應在任何溫度下均能自發(fā)進行的是(  )

            組卷:97引用:12難度:0.9
          • 10.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電離平衡,故可用作酸堿指示劑:
            HIn(溶液)?H+(溶液)+In-(溶液)
            紅色                                    黃色
            濃度為0.02mol?L-1的下列各溶液:①鹽酸  ②石灰水  ③NaCl溶液  ④NaHSO4溶液  ⑤NaHCO3溶液  ⑥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劑顯紅色的是(  )

            組卷:128引用:43難度:0.7
          •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52引用:3難度:0.9

          三、實驗題

          • 34.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
            (1)A裝置的分液漏斗里盛裝濃鹽酸,燒瓶里固體為重鉻酸鉀(K2Cr2O7),還原產(chǎn)物是CrCl3,寫出A中離子方程式:
             

            (2)本實驗目的是
             
            ,B裝置有幾個作用,分別是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
             
            .拆去a導管的后果可能是
             

            (3)裝置C的功能是探究有氧化性的物質(zhì)是否一定有漂白性,下列最佳試劑組合是
             


            濕潤的紅紙條干燥的紅紙條干燥的紅紙條濕潤的紅紙條
            堿石灰濃硫酸硅膠氯化鈉
            濕潤的紅紙條干燥的紅紙條干燥的白紙條干燥的紅紙條
            (4)證明溴的非金屬性比碘強的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是
             

            (5)D裝置進行實驗時存在明顯不足,它是
             
            ,合適的溶液X是
             
             (從①氫氧化鈉溶液②亞硫酸鈉溶液③亞硫酸氫鈉溶液④氯化亞鐵溶液⑤硫氫化鈉溶液⑥碳酸氫鈉溶液中選擇).

            組卷:15引用:3難度:0.3
          • 35.新切開的蘋果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表面會變黃,最終變成褐色,這種現(xiàn)象在食品科學上通常稱為“褐變”。關于蘋果褐變的原因有以下兩種說法:
            A.蘋果中的Fe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了Fe3+
            B.蘋果中的酚類物質(zhì)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了
            究竟哪種說法正確,某小組同學通過實驗進行了探究。
            實驗用品:蘋果、濃度均為0.1mol?L-1的鹽酸、NaHCO3溶液、Na2SO3溶液,KSCN溶液,去氧蒸餾水。
            (1)探究1: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論
            在“褐變”后的蘋果上滴上2~3滴
             
            溶液。
             
            說法A不正確
            (2)探究2:
            【查閱文獻】
            Ⅰ.蘋果中含有多種酚和酚氧化酶,蘋果中酚氧化酶的活性溫度為35℃左右、活性pH約為5.5-7.5。
            Ⅱ.酚類物質(zhì)遇FeCl3溶液常發(fā)生顯色反應而呈現(xiàn)一定顏色,如苯酚顯紫色,對苯二酚顯綠色,甲基苯酚顯藍色。
            該小組將剛削皮的蘋果切成七塊,分別進行如下實驗。請?zhí)顚懴卤碇邢鄳慕Y(jié)論:
            序號 實驗步驟 現(xiàn)象 結(jié)論
            在一塊上滴加2~3滴FeCl3溶液 表面變?yōu)榫G色
             
            再取兩塊,一塊放置于空氣中,另一塊迅速浸入經(jīng)過去氧的蒸餾水中。 前者表面逐漸褐變,后者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無明顯變化。
            蘋果褐變與
             
            有關
            另兩塊分別立刻放入沸水和0.1mol?L-1鹽酸中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氣中。 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兩塊均無明顯變化。 蘋果褐變與酚氧化酶的活性有關
            最后兩塊分別立刻放入濃度均為0.1mol?L-1的NaHCO3和Na2SO3溶液里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氣中。 前者經(jīng)過一段時間表面逐漸褐變,后者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無明顯變化。 亞硫酸鈉溶液能阻止蘋果褐變
            (3)問題分析:
            Ⅰ、常溫下,濃度均為0.1mol?L -1 NaHCO3溶液略顯堿性,而NaHSO3溶液卻略顯酸性。NaHSO3溶液略顯酸性是因為
             

            Ⅱ、0.1mol?L-1的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的pH相近,Na2SO3溶液卻能阻止蘋果褐變,結(jié)合離子方程式分析原因:
             

            Ⅲ、對探究2中的試驗③所得結(jié)論作進一步解釋。

            組卷:7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