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魯教五四新版六年級上冊《1.2.4 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2023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9/22 1:0:8

          一、選擇題

          • 1.下面的生物與其棲息地不相符的是(  )

            組卷:148引用:24難度:0.9
          • 2.生物圈中制造氧氣最多的生態系統是(  )

            組卷:69引用:12難度:0.9
          • 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將“落紅”化作“春泥”的是(  )

            組卷:23引用:2難度:0.8
          • 4.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74引用:49難度:0.9
          • 5.具有凈化水質、蓄洪抗旱作用,被人們譽為“地球之腎”的生態系統是(  )

            組卷:92引用:4難度:0.3
          • 6.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14引用:55難度:0.9
          • 7.下列描述動物與人類的關系,錯誤的是(  )

            組卷:43引用:22難度:0.7

          三、解答題

          • 21.菏澤市位于黃河與黃河故道之間的夾角地帶,是山東省濕地資源最豐富的市之一,境內濕地環境典型獨特,灘涂廣闊,生態系統復雜多樣,如壯丹區雷澤湖濕地,單縣浮龍湖濕地、東明黃河濕地公園該濕地等,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的生長棲息之地,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如浮游生物,底棲動物,魚類,水鳥等。圖甲顯示濕地中生機勃勃的景象,圖乙表示該濕地部分物質循環以及各成分之間的關系,請據圖分析回答。

            (1)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凈化水質、蓄洪抗旱的作用,故有“
             
            ”之稱。
            (2)在生物學上,把環境中影響水草、魚、蝦及白鷺等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統稱為
             

            (3)圖乙所示參與物質循環的生理過程有
             
            (填寫數字),在③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
             

            (4)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沿著食物鏈、食物網進行的,因此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
             
            結構。
            (5)為保護濕地,有關部門采取了投放魚類在內的眾多措施,向濕地湖泊內投放鰱魚、鳙魚、草魚、青魚和鯉魚等魚種數百萬尾,這樣的活動可提高濕地的
             
            能力。

            組卷:26引用:3難度:0.6
          • 22.在2018年中國國際蔬菜博覽會上,魚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如圖)首次驚艷亮相。魚池內含有魚糞和食物殘渣的水經菜地凈化后回流,實現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生態環保要求;采用植物墻、立體種植架實現空間最大化利用的同時,提升了系統的觀賞性。請回答:
            (1)生產者能通過
             
            作用把
             
            制造成
             
            ,并將
             
            轉變成
             
            貯存在有機物中。從而將能量輸入該系統,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
             
            形式進入該系統,參與碳循環。
            (2)魚糞和食物殘渣通過
             
            的分解作用轉化為植物所需的營養物質;分解產生的無機物主要有
             
             
            等。
            (3)立體栽培能有效提高蔬菜產量的主要原因是
             
            (答出一條即可);該系統觀賞性得以提升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使用價值。
            (4)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建立該系統的目的是
             

            組卷:10引用:3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