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東城區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1 1:0:2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35小題,1~20題,每題1分,21~35題,每小題1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下列生態學概念包括的范疇,從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  )

            組卷:201引用:66難度:0.9
          • 2.同位素標記法可用于研究物質的組成。以下各組物質中,均能用15N標記的是(  )

            組卷:87引用:11難度:0.7
          • 3.細胞內能承擔物質運輸功能的化合物是(  )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4.馬拉松長跑運動員在進入沖刺階段時,發現少數運動員下肢肌肉發生抽搐,這是由于隨著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過量的(  )

            組卷:334引用:218難度:0.9
          • 5.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共有的糖類物質是(  )

            組卷:43引用:4難度:0.8
          • 6.在人體中,既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還參與血液中脂質運輸的物質是(  )

            組卷:41引用:86難度:0.7
          • 7.下列與人們飲食觀念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組卷:478引用:40難度:0.9
          • 8.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當其遺傳物質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  )

            組卷:207引用:36難度:0.9
          • 9.痢疾內變形蟲是寄生在人體腸道內的一種變形蟲,能分泌蛋白酶,溶解人的腸壁組織,引發阿米巴痢疾。該蛋白酶在細胞中的合成場所是(  )

            組卷:88引用:19難度:0.7
          • 10.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25引用:2難度:0.7
          • 11.撕取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制作臨時裝片,顯微鏡下觀察到甲圖,將其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乙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27引用:4難度:0.7
          • 12.如圖①~④表示物質出入細胞的幾種方式,其中可以表示甘油分子進入細胞的是(  )

            組卷:49引用:5難度:0.7
          • 13.需要轉運蛋白協助通過膜的一組物質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14.螢火蟲發光需要細胞中的ATP提供能量,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8題,50分

          • 42.研究人員對SAT(哺乳動物的皮下脂肪組織)與細胞衰老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請回答問題:

            (1)SAT主要由脂肪細胞和前脂肪細胞等細胞組成。如圖1,利用
             
            溶液進行染色,并借助
             
            對兩種細胞進行觀察,發現脂肪細胞內含有更多的脂肪顆粒。在發育過程中,脂肪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與前脂肪細胞產生了穩定性的差異,這一過程稱為
             

            (2)SAT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減少,繼續研究ARC(衰老依賴性調節細胞)與此過程的關系。實驗組將培養過ARC的培養液加入體外培養的前脂肪細胞中,培養一段時間后,結果如圖2、3。
            圖2結果顯示
             
            ,說明ARC可抑制前脂肪細胞的增殖﹔圖3結果說明
             
            。在2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導致SAT減少。
            (3)科研人員推測,ARC分泌的Cc16蛋白是導致上述實驗結果的根本原因。請補足表格,完成實驗設計(選填下列序號)。
            分組 加入到體外培養的前脂肪細胞中的物質 實驗結果
            實驗組
             
            實驗組前脂肪細胞數量多于對照組
            對照組
            ①Cc16蛋白
            ②抑制Cc16蛋白發揮作用的藥物
            ③未培養過ARC的培養液
            ④培養過ARC的培養液

            組卷:33引用:1難度:0.6
          • 43.學習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4):
            信號肽的發現
            20世紀50年代的研究表明,分泌蛋白是由膜結合型核糖體(結合在膜結構上的核糖體)合成的,并且蛋白質在合成的過程中發生了穿膜轉移。然而,當時無法解釋為什么合成分泌蛋白的核糖體是膜結合型核糖體,而合成某些細胞質基質中蛋白質的核糖體不與膜結合。
            骨髓瘤細胞能大量分泌抗體,因此常被用作研究分泌蛋白的模型。通過實驗發現,利用游離核糖體進行體外合成時,合成的IgG輕鏈(抗體的一條分子量較小的多肽鏈)要比成熟的IgG多20個氨基酸。而利用骨髓瘤細胞中的膜結合型核糖體進行體外合成時,合成的IgG輕鏈與細胞分泌的輕鏈大小相同。
            進一步研究發現,在膜結合型核糖體合成IgG的過程中,加入蛋白酶不能使IgG輕鏈水解。一般來說,蛋白酶只能作用于游離的蛋白質。科學家據此推測了IgG等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新合成多肽的氨基端有一段特殊的序列——信號肽,信號肽可以被細胞質基質中的SRP識別并結合。與信號肽結合的SRP可以識別、結合內質網膜上的SRP受體,并介導核糖體附著于內質網膜上。在信號肽的引導下,合成中的肽鏈通過由核糖體和內質網上某種蛋白共同形成的通道,穿膜進入內質網網腔,繼續進行后續蛋白合成和加工。在這一過程中,信號肽可被切割去除。
            信號肽被視為蛋白質分選的初始信號,在后續的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又發現了各種不同的蛋白質分選轉運信號,為蛋白質在細胞中的定向轉運研究奠定了基礎。1999年,提出信號肽假說的科學家被授予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分泌蛋白合成過程中,氨基酸通過
             
            反應構成多肽鏈,反應中形成的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叫做
             

            (2)將SRP、SRP受體、信號肽填在圖中對應位置的方框中。

            (3)根據文中信息推測,信號肽被蛋白酶切割去除最可能發生在
             

            A.核糖體
            B.細胞質基質
            C.內質網
            (4)請嘗試從信號肽的角度解釋,為什么合成某些細胞質基質中蛋白質的核糖體不與膜結合。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