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北京市東城區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1 1:0:2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35小題,1~20題,每題1分,21~35題,每小題1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下列生態學概念包括的范疇,從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 )
A.種群→個體→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B.個體→群落→生物圈→生態系統→種群 C.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D.群落→種群→個體→生物圈→生態系統 組卷:201引用:66難度:0.9 -
2.同位素標記法可用于研究物質的組成。以下各組物質中,均能用15N標記的是( )
A.核糖核酸和氨基酸 B.脂肪和纖維素 C.乳糖和乳糖酶 D.脫氧核糖核酸和淀粉 組卷:87引用:11難度:0.7 -
3.細胞內能承擔物質運輸功能的化合物是( )
A.結合水 B.脂肪 C.葡萄糖 D.自由水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4.馬拉松長跑運動員在進入沖刺階段時,發現少數運動員下肢肌肉發生抽搐,這是由于隨著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過量的( )
A.水 B.鈣鹽 C.鈉鹽 D.尿素 組卷:334引用:218難度:0.9 -
5.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共有的糖類物質是( )
A.葡萄糖和核糖 B.纖維素和蔗糖 C.糖原和淀粉 D.麥芽糖和乳糖 組卷:43引用:4難度:0.8 -
6.在人體中,既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還參與血液中脂質運輸的物質是( )
A.磷脂 B.膽固醇 C.脂肪 D.維生素D 組卷:41引用:86難度:0.7 -
7.下列與人們飲食觀念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脂質會使人發胖,不要攝入 B.谷物不含糖類,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C.食物含有基因,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 D.肉類中的蛋白質經油炸、燒烤后,更益于健康 組卷:478引用:40難度:0.9 -
8.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當其遺傳物質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 )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堿基 B.核糖、核苷酸、葡萄糖 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核糖、含氮堿基、磷酸 組卷:207引用:36難度:0.9 -
9.痢疾內變形蟲是寄生在人體腸道內的一種變形蟲,能分泌蛋白酶,溶解人的腸壁組織,引發阿米巴痢疾。該蛋白酶在細胞中的合成場所是( )
A.溶酶體 B.中心體 C.核糖體 D.高爾基體 組卷:88引用:19難度:0.7 -
10.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具有雙層膜的結構 B.是細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C.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D.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 組卷:25引用:2難度:0.7 -
11.撕取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制作臨時裝片,顯微鏡下觀察到甲圖,將其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乙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過程不需要染色 B.圖乙細胞出現了質壁分離 C.c處細胞液濃度高于a處 D.b處的液體是清水 組卷:27引用:4難度:0.7 -
12.如圖①~④表示物質出入細胞的幾種方式,其中可以表示甘油分子進入細胞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組卷:49引用:5難度:0.7 -
13.需要轉運蛋白協助通過膜的一組物質是( )
A.O2,CO2 B.CO2、K+ C.Na+、氨基酸 D.膽固醇、乙醇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14.螢火蟲發光需要細胞中的ATP提供能量,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TP由腺嘌呤、含氮堿基和磷酸組成 B.ATP可以直接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C.螢火蟲發光是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的過程 D.ATP在細胞中含量很多以保證能量的供應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8題,50分
-
42.研究人員對SAT(哺乳動物的皮下脂肪組織)與細胞衰老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請回答問題:
(1)SAT主要由脂肪細胞和前脂肪細胞等細胞組成。如圖1,利用
(2)SAT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減少,繼續研究ARC(衰老依賴性調節細胞)與此過程的關系。實驗組將培養過ARC的培養液加入體外培養的前脂肪細胞中,培養一段時間后,結果如圖2、3。
圖2結果顯示
(3)科研人員推測,ARC分泌的Cc16蛋白是導致上述實驗結果的根本原因。請補足表格,完成實驗設計(選填下列序號)。分組 加入到體外培養的前脂肪細胞中的物質 實驗結果 實驗組 實驗組前脂肪細胞數量多于對照組 對照組 ④
②抑制Cc16蛋白發揮作用的藥物
③未培養過ARC的培養液
④培養過ARC的培養液組卷:33引用:1難度:0.6 -
43.學習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4):
信號肽的發現
20世紀50年代的研究表明,分泌蛋白是由膜結合型核糖體(結合在膜結構上的核糖體)合成的,并且蛋白質在合成的過程中發生了穿膜轉移。然而,當時無法解釋為什么合成分泌蛋白的核糖體是膜結合型核糖體,而合成某些細胞質基質中蛋白質的核糖體不與膜結合。
骨髓瘤細胞能大量分泌抗體,因此常被用作研究分泌蛋白的模型。通過實驗發現,利用游離核糖體進行體外合成時,合成的IgG輕鏈(抗體的一條分子量較小的多肽鏈)要比成熟的IgG多20個氨基酸。而利用骨髓瘤細胞中的膜結合型核糖體進行體外合成時,合成的IgG輕鏈與細胞分泌的輕鏈大小相同。
進一步研究發現,在膜結合型核糖體合成IgG的過程中,加入蛋白酶不能使IgG輕鏈水解。一般來說,蛋白酶只能作用于游離的蛋白質。科學家據此推測了IgG等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新合成多肽的氨基端有一段特殊的序列——信號肽,信號肽可以被細胞質基質中的SRP識別并結合。與信號肽結合的SRP可以識別、結合內質網膜上的SRP受體,并介導核糖體附著于內質網膜上。在信號肽的引導下,合成中的肽鏈通過由核糖體和內質網上某種蛋白共同形成的通道,穿膜進入內質網網腔,繼續進行后續蛋白合成和加工。在這一過程中,信號肽可被切割去除。
信號肽被視為蛋白質分選的初始信號,在后續的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又發現了各種不同的蛋白質分選轉運信號,為蛋白質在細胞中的定向轉運研究奠定了基礎。1999年,提出信號肽假說的科學家被授予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分泌蛋白合成過程中,氨基酸通過
(2)將SRP、SRP受體、信號肽填在圖中對應位置的方框中。
(3)根據文中信息推測,信號肽被蛋白酶切割去除最可能發生在
A.核糖體
B.細胞質基質
C.內質網
(4)請嘗試從信號肽的角度解釋,為什么合成某些細胞質基質中蛋白質的核糖體不與膜結合。組卷:1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