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12章 簡單機械》2019年單元測試卷(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明德實驗學校)
發布:2025/1/5 0:0:2
一、選擇題
-
1.關于圖四個杠桿,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起重機的吊臂是省力杠桿 B.圖乙指甲鉗中既有省力杠桿也有費力杠桿 C.圖丙開瓶起子支點是B,A點受到的阻力豎直向上 D.圖丁釣魚竿受到的阻力就是魚的重力 組卷:2771引用:12難度:0.6 -
2.如圖中的皮劃艇運動員一手支撐住槳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劃槳,此時的船槳可看作是一個杠桿。下圖中的船槳模型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組卷:4614引用:22難度:0.9 -
3.60kg的人站在蹺蹺板某一位置時,蹺蹺板處于如圖所示的平衡狀態。由此可估測球的質量約為( )
A.20 kg B.30 kg C.60 kg D.120 kg 組卷:385引用:12難度:0.7 -
4.如圖所示,B端懸掛一重為G的重物,不計杠桿自重,在A點施加動力F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杠桿平衡時,一定滿足G×OB=F×OA B.杠桿可能為等臂杠桿 C.動力的方向一定豎直向下 D.因為OA大于OB,所以F小于G 組卷:29引用:2難度:0.7 -
5.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上掛兩個質量相等的鉤碼A、B,放手后將出現的現象是(忽略滑輪重,繩重及摩擦)( )
A.A下降 B.B下降 C.保持靜止 D.無法確定 組卷:2010引用:8難度:0.9
四、實驗探究題
-
14.某實驗小組在“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實驗裝置分別如圖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數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有用功W有用/J 測力計拉力F/N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總功W總/J 機械效率η 1 2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1 0.4 1.6 0.3 0.48 83.3% 3 4 0.1 0.4 1.1 0.5 0.55
(2)填寫實驗3中的機械效率,比較第2次實驗和第3次實驗,可得結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
(3)如果繩重不計,摩擦不計,丙圖中鉤碼重為4N時,測力計的拉力為1N,那么當鉤碼重為9N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組卷:63引用:8難度:0.5
五、計算題
-
15.工人師傅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每個滑輪質量相同。工人重500N,在20s內把900N的貨物勻速提高2m,在此過程中,拉力所做的功是2400J,不計繩重、繩子和滑輪之間的摩擦。求:
(1)拉力F移動的速度。
(2)一個動滑輪的重力。
(3)工人師傅所做有用功的功率。
(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5)工人師傅對地面的壓力。組卷:4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