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10/14 1:0:1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8分)

          • 1.下列我國技術應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學反應的是(  )
            A.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B.用乙醚提取青蒿素 C.燒制陶瓷 D.合成藥物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2.新冠病毒直徑大約為60~140nm。化學知識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8引用:2難度:0.5
          • 3.下圖表示汽車尾氣凈化器處理汽車尾氣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43引用:2難度:0.8
          • 4.常溫下,下列各組中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組卷:115引用:3難度:0.6
          • 5.下列變化中,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的是(  )
            A.食物的腐敗 B.鋼鐵的銹蝕 C.鐘乳石的形成 D.燃料的燃燒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6.化工原料氰化鈉(NaCN)有劇毒,一旦進入城市排水系統,后果不堪設想。下列物質能對泄漏的少量氰化鈉做無害化處理的是(  )

            組卷:12引用:2難度:0.8
          • 7.五育并舉,勞動先行。下列勞動涉及的化學知識表述不正確的是(  )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
            A 用含有活性氧顆粒的漂白劑浸泡變黃的衣服 活性氧顆粒具有強氧化性,可做漂白劑
            B 用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 食醋可溶解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
            C 用復合膨松劑制作饅頭 利用碳酸鹽類產生CO2使饅頭松軟
            D 用75%酒精進行消毒 酒精的強氧化性能滅活病毒和細菌

            組卷:15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大題,共52分)

          • 20.某學習小組探究濃、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對強弱,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實驗表明濃硝酸能將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濃硝酸的氧化性強于稀硝酸。

            可選試劑:濃硝酸、稀硝酸(3mol/L)、蒸餾水、NaOH溶液、CO2。(提示:所提供的5種試劑在本實驗中均要用到)
            已知:NaOH溶液不與NO反應,能與NO2反應,2NO2+2NaOH=NaNO3+NaNO2+H2O。
            (1)滴加濃硝酸之前的操作依次為: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加入藥品,打開彈簧夾后通入一段時間CO2,關閉彈簧夾,將裝置⑤中導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燒瓶內。通入CO2的作用是
             

            (2)裝置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3)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裝置②的作用
             

            (4)實驗應避免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裝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藥品依次是
             
             
             

            (5)該小組得出的結論所依據的實驗現象是裝置③中液面上方氣體仍為無色,裝置④中液面上方
             

            組卷:26引用:2難度:0.7
          • 21.84消毒液是一種常見的含氯消毒劑,廣泛用于家庭、醫院的消毒。某學習小組對84消毒液的性質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①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還含有少量的NaCl。
            ②單質碘 (I2)遇淀粉變藍。
            預測性質:
            (1)從物質類別看,NaClO屬于
             
            ,HClO屬于
             
            (填“強”或“弱”)酸,NaClO可能與某些酸反應。
            (2)84消毒液具有氧化性,預測的依據是
             

            (3)實驗驗證:
            實驗序號 操作 現象 結論或解釋
            向稀釋后的84消毒液中滴入稍過量的KI溶液和幾滴淀粉
             
            84消毒液具有氧化性
            向稀釋后的84消毒液中滴入稀鹽酸 溶液變為黃綠色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向稀釋后的84消毒液中通入CO2 無明顯現象
            (4)該學習小組同學對實驗ⅲ進行了如下改進:

            觀察到ⅲ-1試管中無明顯現象,ⅱ-2、ⅲ-3中紅色布條均褪色,ⅲ—3中紅色布條褪色更明顯。
            ①對比ⅲ-1、ⅰ-2的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
             

            ②對比ⅰ-2、ⅲ-3的現象,產生該現象差異的原因是
             

            組卷:53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