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湖南省邵陽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5/1/7 2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40分)

          • 1.在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上,我國運動健兒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運動員的科學訓練和比賽期間需要監測一些相關指標,下列指標中不屬于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  )

            組卷:337引用:31難度:0.8
          • 2.某同學給健康實驗兔靜脈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鹽水)20mL后,會出現的現象是(  )

            組卷:1840引用:170難度:0.9
          • 3.腦脊液是包圍著腦和脊髓的無色透明液體,是腦與血液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研究發現在血液和腦脊液之間存在著一種特殊的屏障:血-腦屏障,使得血液和腦脊液之間的物質交換具有嚴格的選擇性,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質較容易通過,而非脂溶性物質不易通過。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5引用:8難度:0.7
          • 4.下列有關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組卷:109引用:37難度:0.9
          • 5.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人類關注的問題。下列不屬于生物多樣性的是(  )

            組卷:161引用:11難度:0.8
          • 6.貓叫綜合征的病因是人類第五號染色體短臂上的部分片段丟失所致。這種變異屬于(  )

            組卷:182引用:7難度:0.8
          • 7.番茄的紫莖對綠莖為完全顯性。欲判斷一株紫莖番茄是否為純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組卷:413引用:30難度:0.7
          • 8.某同學欲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已準備了足夠的相關材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97引用:17難度:0.8
          • 9.“中心法則”反映了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其中某過程的示意圖如圖。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04引用:17難度:0.7

          三、非選擇題(44分)

          • 27.《詩經》以“蠶月條桑”描繪了古人種桑養蠶的勞動畫面,《天工開物》中“今寒家有將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種”,表明我國勞動人民早已擁有利用雜交手段培育蠶種的智慧,現代生物技術應用于蠶桑的遺傳育種,更為這歷史悠久的產業增添了新的活力。回答下列問題:
            (1)自然條件下蠶采食桑葉時,桑葉會合成蛋白醇抑制劑以抵御蠶的采食,蠶則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劑的作用。桑與蠶相互作用并不斷演化的過程稱為
             

            (2)家蠶的虎斑對非虎斑、黃繭對白繭、敏感對抗軟化病為顯性,三對性狀均受常染色體上的單基因控制且獨立遺傳。現有上述三對基因均雜合的親本雜交,F1中虎斑、白繭、抗軟化病的家蠶比例是
             
            ;若上述雜交親本有8對,每只雌蠶平均產卵400枚,理論上可獲得
             
            只虎斑、白繭、抗軟化病的純合家蠶,用于留種。
            (3)研究小組了解到:
            ①雄蠶產絲量高于雌蠶;
            ②家蠶的性別決定為ZW型;
            ③卵殼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基因控制;
            ④黑殼卵經射線照射后攜帶B基因的染色體片段可轉移到其他染色體上且能正常表達。
            為達到基于卵殼顏色實現持續分離雌雄,滿足大規模生產對雄蠶需求的目的,該小組設計了一個誘變育種的方案。如圖為方案實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結果。

            統計多組實驗結果后,發現大多數組別家蠶的性別比例與I組相近,有兩組(Ⅱ、Ⅲ)的性別比例非常特殊。綜合以上信息進行分析:
            ①Ⅰ組所得雌蠶的B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
            ②將Ⅱ組所得雌蠶與白殼卵雄蠶(bb)雜交,子代中雌蠶的基因型是
             
            (如存在基因缺失,亦用b表示)。這種雜交模式可持續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其優勢是可在卵期通過卵殼顏色篩選即可達到分離雌雄的目的。
            ③盡管Ⅲ組所得黑殼卵全部發育成雄蠶,但其后代仍無法實現持續分離雌雄,不能滿足生產需求,請簡要說明理由:Ⅲ組所得黑殼卵雄蠶基因型為
             
            ,與白殼卵雌蠶雜交,后代的黑殼卵和白殼卵中均既有雌性又有雄性,無法通過卵殼顏色區分性別。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28.某種昆蟲野生型為黑體圓翅,現有3個純合突變品系,分別為黑體鋸翅、灰體圓翅和黃體圓翅。其中體色由復等位基因A1/A2/A3控制,翅形由等位基因B/b控制。為研究突變及其遺傳機理,用純合突變品系和野生型進行了基因測序與雜交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測序結果表明,3個突變品系與野生型相比,均只有1個基因位點發生了突變,并且與野生型對應的基因相比,基因長度相等。因此,其基因突變最可能是由基因中堿基對發生
             
            導致。
            (2)研究體色遺傳機制的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雜交組合 P F1 F2
            黑體 黃體 黃體 黃體 3黃體:1黑體 3黃體:1黑體
            灰體 黑體 灰體 灰體 3灰體:1黑體 3灰體:1黑體
            灰體 黃體 灰體 灰體 3灰體:1黃體 3灰體:1黃體
            注:表中親代所有個體均為圓翅純合子。
            根據實驗結果推測,控制體色的基因A1(黑體)、A2(灰體)和A3(黃體)的顯隱性關系為
             
            (顯性對隱性用“>”表示),體色基因的遺傳遵循
             
            定律。
            (3)研究體色與翅形遺傳關系的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雜交組合 P F1 F2
            灰體圓翅 黑體鋸翅 灰體圓翅 灰體圓翅 6灰體圓翅:2黑體圓翅 3灰體圓翅:1黑體圓翅:3灰體鋸翅:1黑體鋸翅
            黑體鋸翅 灰體圓翅 灰體圓翅 灰體鋸翅 3灰體圓翅:1黑體圓翅:3灰體鋸翅:1黑體鋸翅 3灰體圓翅:1黑體圓翅:3灰體鋸翅:1黑體鋸翅
            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鋸翅性狀的遺傳方式是
             
            ,判斷的依據是
             

            組卷:16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