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梅嶺中學教育集團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8/19 2:0:1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
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些詩詞包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識。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在成都為官期間,曾在《梅花絕句》中寫道“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詩句中的“香不斷”說明( )
A.分子間有引力 B.分子間有斥力 C.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D.分子間有間隙 組卷:553引用:12難度:0.9 -
2.用同一把刻刀在一圓形木頭上雕刻花紋,比在大理石上雕刻同樣的花紋省力,是由于木頭和大理石( )
A.密度不同 B.狀態不同 C.形狀不同 D.硬度不同 組卷:59引用:15難度:0.9 -
3.過春節時貼年畫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豎直墻壁上貼長方形年畫時,可利用重垂線來檢查年畫是否貼正。如圖所示的年畫的長邊與重垂線不平行,為了把年畫貼正,則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確的是( )
A.換用質量大的重錘 B.調整年畫,使年畫的長邊與重垂線平行 C.上下移動年畫的位置 D.調整重垂線,使重垂線與年畫的長邊平行 組卷:704引用:23難度:0.7 -
4.為了揭示大自然的奧秘,人類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結成冰后分子將停止做無規則運動 B.玻璃棒與絲綢摩擦后能帶電,說明通過摩擦可創造電荷 C.地球繞太陽運動,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D.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 組卷:35引用:3難度:0.8 -
5.下列運動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是( )
A.做勻速圓周運動的人造地球衛星 B.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蘋果 C.沿光滑斜坡滾動的小球 D.在空中勻速豎直下降的跳傘運動員 組卷:376引用:10難度:0.9 -
6.下列關于一名普通中學生的數據,合理的是( )
A.體積約為0.5m3 B.質量約為50000g C.密度約為1×103g/cm3 D.這名中學生位置發生改變時,質量、密度隨之改變 組卷:100引用:3難度:0.8 -
7.用天平測一粒米的質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盤里仔細測量 B.把一粒米放在一杯子中,稱出其總質量,再減去杯子的質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盤里,反復測量再求出其平均值 D.先測出100粒米的質量,再通過計算求出每粒米的質量 組卷:450引用:13難度:0.9 -
8.小明在實驗室里面測量某合金塊的密度。實驗中,小明同學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實驗室里已沒有量筒了,老師就給他增加了一個溢水杯(如圖)。他設計如下的實驗步驟:
①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合金塊的質量m1;
②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m2;
③溢水杯裝滿水,將合金塊輕輕浸沒在水中,并用燒杯接住溢出的水;
④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3。
若水的密度為ρ水,則合金塊的密度表達式( )A.ρ= m1ρ水m3-m2B.ρ= m1ρ水m3-m1C.ρ= ρ水m3-m1m1D.ρ= ρ水m3-m2m1組卷:655引用:6難度:0.6 -
9.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將一摞書放在桌面上,沒有觀察到桌面發生形變,所以桌面此時不產生彈力 B.風將樹枝吹彎了,彎曲的樹枝附近沒有受力物體,所以不能產生彈力 C.一根彈簧撤去拉力后,發現比原來明顯伸長了,此時彈簧也產生了彈力 D.橡皮泥捏成球形,橡皮泥發生的是非彈性形變 組卷:418引用:2難度:0.5 -
10.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下列關于返回艙返回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著陸前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 B.航天員從太空返回到地球時,其質量變大 C.返回艙外殼由新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溫、耐腐蝕、導熱性好的特點 D.返回艙距地面1.2m,反推發動機點火“剎車”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組卷:252引用:9難度:0.8
三、解答題(本題共10小題,共49分。解答第22、23題應有公式和解題過程)。
-
29.為了比較銅和鋁的導熱性能,小俊選取了粗細均勻、橫截面積、長度均相同的U形銅棒和鋁棒進行實驗。小俊認為導熱性能無法直接測量,他首先將問題轉化為研究可直接測量量之間的關系,并類比所學知識定義了一個物理量k,來衡量物質的導熱性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實驗并成功比較出哪種材料導熱性能更好。小俊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甲所示,他將銅棒的一端放入燒杯內持續沸騰的水中,銅棒的另一端放入試管內25℃的冷水中,每隔50s測量一次試管內水的溫度并記錄,依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圖乙中的圖象①。換成U形鋁棒后,小俊按照同樣的實驗方法,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每隔50s測量一次試管內水的溫度并記錄,依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圖乙中的圖象②。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為方便進行對比,應確保試管中水的初溫和 都相等;
(2)在這個實驗中,用來衡量導熱性能的物理量k是用 表示的(填序號);
A.時間
B.溫度
C.溫度的變化量
D.單位時間內溫度的變化量
(3)可推斷出 (銅/鋁)的導熱性能更好。組卷:24引用:2難度:0.5 -
30.閱讀并回答問題
物體的質量真的會不變嗎?
在現有的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同學們會肯定地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會隨形狀、位置、狀態的改變而改變的,物體的質量是常數。這個認識并沒有錯,但這是對靜止的物體的質量而言。如果對運動的物體而言,物體的質量是否還是始終不變呢?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運動的物體的質量會隨它的運動速度而改變。他的理論是:設一個物體靜止時的質量為m0(又稱為靜質量),當它以速度v運動時的質量為m(又稱為動質量),則動質量與靜質量及其速度的關系遵循以下規律:(其中c為光速,c=3×108m/s)。m=m01-(vc)2
根據以上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一個靜質量m0=1kg的物體,當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運動時,其動質量分別為:m1=1.0000000000005kg、m2=1.15kg,由此可知,物體的動質量比靜質量大,且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其動質量越大。從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對光速而言)范圍內,物體的動質量與靜質量相差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在低速范圍內研究宏觀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可以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變的,是常數。但在微觀世界里,由于電子、質子等基本粒子的靜質量都很小,而其運動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這時它們的質量隨速度的改變就不可忽視。關于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將來有機會學習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力學知識時,就會進一步深入理解。請根據剛才的閱讀,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所學的“質量”是物體一種物理屬性,不隨形狀、位置、狀態的改變而改變,該“質量”是指 (靜質量/動質量);
(2)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在研究宏觀物體的運動情況時,由于v c(略小于/遠小于/等于),故可以認為物體的質量不變,是常數;
(3)小昊同學質量是50kg,30年后技術突飛猛進,當他作為“天啟號”探索艦艦長以1.8×108m/s的速度在宇宙深處航行時,小昊的動質量是 kg。若提高探索艦的航行速度,小昊的動質量將 (增大/減小/不變)。組卷:285引用:5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