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甘肅省蘭州一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
1.葡萄酒呈現紅色的原因( ?。?/h2>
A.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了紅色的物質 B.酒精發酵的最終產物C2H5OH是紅色的 C.在發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紅色的食用色素 D.紅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發酵液中 組卷:14引用:3難度:0.9 -
2.下列有關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家庭制作腐乳的菌種一般來自空氣中的毛霉孢子 B.參與果酒發酵和果醋發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線粒體 C.在腐乳裝瓶時自下而上隨層數的增加逐漸減少鹽量 D.果酒制成后只需將裝置轉移至溫度較高的環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3.在制作果酒時如果一直往發酵罐中通入充足的氧氣,會發生何種現象?( ?。?/h2>
A.酵母菌死亡,不產生酒精 B.酵母菌大量繁殖,長生較多酒精 C.酵母菌大量繁殖,不產生酒精 D.酵母菌數目較少,不長生酒精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4.下列關于傳統發酵技術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夏天開瓶后的紅酒容易變酸,主要是醋酸菌將糖分解成醋酸 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過程中,先通氣培養,后密封發酵 C.腐乳制作過程中,毛霉等原核生物產生了蛋白酶和脂肪酶起發酵作用 D.泡菜制作過程中的一段時間內,亞硝酸鹽含量會先升高后下降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5.我國傳統發酵技術是最早發展和應用的食品加工技術之一,如酸菜、腐乳和釀酒等。以下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h2>
A.腐乳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B.酸菜制作過程中,主要起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C.傳統發酵利用的微生物一般為天然存在的單一菌種 D.果酒制成后轉移到溫度較高環境,通風通氧后可以制作成果醋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6.微生物培養過程中,要十分重視無菌操作,現代生物學實驗中的許多方面也要進行無菌操作,防止雜菌污染。下列無菌操作錯誤的是( ?。?/h2>
A.接種時培養皿蓋只打開一條縫隙 B.菌種和培養基使用前均需滅菌處理 C.用接種環接種之前要在酒精燈焰上灼燒 D.高壓蒸汽滅菌既能殺死微生物的營養體,也能殺死芽孢等休眠體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7.下列與傳統發酵有關的微生物的比較中,不正確的是( ?。?br />
A B C D 微生物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生物學分類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代謝類型 異養兼性厭氧型 異養需氧型 異養需氧型 異養厭氧型 適宜溫度 18~25℃ 30~35℃ 15~18℃ 室溫 主要用途 釀酒、發面 釀醋、酸奶 制作腐乳 制作泡菜 A.A B.B C.C D.D 組卷:11引用:5難度:0.7 -
8.配制培養基時,哪種不是必須添加的成分( ?。?/h2>
A.瓊脂 B.水 C.無機鹽 D.碳源 組卷:2難度:0.7 -
9.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如利用微生物釀制果酒。下列有關利用葡萄釀制果酒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A.適當增加酵母菌的接種量,可以縮短發酵的時間 B.酒精積累是導致發酵液中細菌數量降低的原因之一 C.釀酒過程中發酵罐要始終處于密封狀態,以保證無氧的環境 D.葡萄的品質、酵母菌菌種的純度都會影響果酒的品質 組卷:16引用:4難度:0.7
二、解答題(非選擇題,共50分)
-
28.飼養動物常用的植物飼料中含有難溶的植酸鈣等物質,很難被動物吸收利用,還影響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利用。若在飼料中添加植酸酶,則能催化其水解成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鹽等。以下是科研人員從作物根部土壤中分離產植酸酶的菌株的過程示意圖。請分析作答。
(1)培養基中除了添加
(2)對培養基進行滅菌常用的方法是
(3)接種前進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
(4)若要對上述菌株進行進一步純化,通常使用的劃線工具是
(5)產植酸酶的菌株會水解植酸鈣,菌落的周圍將形成透明的區域,根據透明區域的有無,可初步判斷該菌是否產植酸酶。實驗結果顯示A~E五種菌株中,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29.玉米(2N=20)和水稻(2M=24)均為二倍體植物,某實驗小組擬用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富含β-胡蘿卜素的“黃金大米”植株,過程設計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過程為
(2)原生質體融合過程用到的化學誘導劑是
(3)圖中融合的雜種細胞中含有
(4)③過程組卷:9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