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實驗學校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10/4 6:0:3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多選或不選不給分)
-
1.關于測量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認真測量,可以避免誤差 B.誤差就是實驗中產生的錯誤 C.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 D.選擇的測量工具足夠精確,可以減小誤差 組卷:181引用:8難度:0.7 -
2.如圖所示,下列幾個刻度尺的使用方式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811引用:14難度:0.7 -
3.如圖為試卷示意圖,你正在使用的物理試卷寬約為( )
A.27m B.27nm C.270cm D.270mm 組卷:199引用:10難度:0.7 -
4.下列估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人講話時聲音的響度約為50dB B.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為37℃ C.人走路的平均速度大概為10m/s D.中學生脈搏跳動一次所用時間為5s 組卷:22引用:1難度:0.7 -
5.小東在百米賽跑中第1秒內通過的路程是3米,第2秒內通過的路程是5米,第3秒內通過的路程是7米,則他在這3秒內( )
A.前2秒內的平均速度為5m/s B.3秒內的平均速度為5m/s C.3秒內的平均速度為7m/s D.最后1秒內的平均速度為5m/s 組卷:39引用:1難度:0.7 -
6.如圖所示,空中加油機正在給戰斗機加油的情境,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加油機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 B.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斗機甲是靜止的 C.以地面為參照物,戰斗機乙是運動的 D.以戰斗甲為參照物,戰斗機乙是運動的 組卷:448引用:14難度:0.7 -
7.用圖像可以描述運動,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小明的速度越來越大 B.小華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C.小明在第8s追上小華 D.小明在做變速直線運動 組卷:46引用:2難度:0.6 -
8.關于回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從空氣中傳回的回聲聲速為340m/s B.回聲總是與原聲加強 C.當聲源與障礙物距離小于17m時不存在回聲 D.回聲是聲音的反射現象 組卷:116引用:2難度:0.7 -
9.小明用圖甲的實驗裝置將音叉發出的聲音信號輸入計算機,觀察到計算機上的波形如圖乙。該音叉發出聲音的( )
A.音調逐漸變低 B.響度逐漸變弱 C.音色逐漸變差 D.聲速逐漸變慢 組卷:169引用:5難度:0.6 -
10.上課時,小明發言的聲音有點小,老師讓他大一點聲,這里的“大一點聲”指的是聲音的( )
A.超聲波 B.響度大 C.音調高 D.聲速大 組卷:57引用:7難度:0.7 -
11.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簡稱SenseID)已越來越普遍地應用于手機解鎖,放大手指指紋局部,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圖是超聲指紋識別系統,在A、B、C、D、E五個位置發射超聲波,遇到手指指紋超聲波被反射,從發射到接收的時間分別為7.2μs、7.18μs、7.2μs、7.16μs、7.2μs(1μs=10-6s),根據時間,可繪出該區域手指表面大致形狀可能是圖中的( )
A. B. C. D. 組卷:94引用:3難度:0.6
三.計算題(12分)
-
32.小王在公路上開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在汽車行駛的正前方有一座山崖。當小王開車到A處時,按響了汽笛,汽車向前行駛了60m到達B處時,小王聽到了汽笛的回聲。求:
(1)汽車從A點到達B點經過的時間;
(2)汽笛聲走過的路程;(v聲=340m/s)
(3)求汽車在A點時與山崖的距離?組卷:98引用:1難度:0.5
五、綜合開放題(7分)
-
33.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7秒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3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續,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6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空間站平臺維護與照料、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艙段轉移等工作以及空間科學實驗、技術試驗,目前,空間站組合體已進入對接軌道,狀態良好,滿足與神舟十四號交會對接的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1)發射過程中,神舟十四號飛船里的航天員說自己是靜止的,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飛船
B.地球
C.月亮
D.太陽
(2)“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所用燃料為液態的氫和氧,在通常情況下氫和氧是氣態的,科技人員采用 (填“壓縮體枳”或“降低溫度”)的方法使它們成為液態的。
(3)飛船在穿過大氣層時,由于船體與氣體劇烈摩擦,船體溫度迅速升高。為保證飛船返回時的安全,船體上涂有一層特殊固體物質,在高溫下,這種物質主要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先 再 ,這兩個物態變化過程都要 熱(選填“吸熱”或“放熱”),以防船體溫度過高。
(4)“神舟十六號”的宇航員 (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利用聲吶裝置測量飛船與地面間的距離,理由是 。組卷:52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