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4課 〈論語〉十二章》2021年同步練習卷(21)
發布:2024/12/24 3:0:2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古代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和教育原則等,與《大學》《詩經》《孟子》合稱“四書”。 B.《禮記》據傳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所作,主要記載了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儒家的哲學、教育、政治、美學思想。 C.孟子,名軻,戰國時期鄒國人,有“亞圣”之稱。他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仁政”“民貴君輕”等。 D.“六藝”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西周學校教育內容,包括禮、樂、射、御、書、數;一種是將“六藝”解釋為“六經”,即《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樂經》《春秋》。 組卷:121引用:22難度:0.8 -
2.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君子喻于義 喻:知曉,明白 B.請事斯語矣 事:聽從 C.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D.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端:萌芽,發端 組卷:25引用:9難度:0.9 -
3.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質勝文則野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B.見賢思齊焉 盤盤焉,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 D.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若火之始然 組卷:109引用:16難度:0.9
一、選擇題
-
8.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 B.《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其中核心是“修身”。 C.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 D.墨子,即老聃,名翟,字伯陽,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墨子》一書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匯編。 組卷:171引用:16難度:0.9
二、名著閱讀
-
9.閱讀下面《論語》的文字,回答各題。
①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②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論語?公冶長》)
③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1)曾子將孔子的“道”歸結為忠恕之道有著深遠的意義,指明了人與人之間相處時的基本準則,請從上述文字中分別找出表達儒家“忠恕”思想具體表現的句子。
(2)結合上面材料,說說孔子為何用“仁”的標準而不用“圣”的標準來要求人?組卷:16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