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6/30 8:0:9
一、選擇題(每個小題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每題2分,共40分
-
1.“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乎千家萬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6月7日定為“世界食品安全日”。下列有關食品安全的敘述錯誤的( )
A.食用蔬菜、水果前要用水洗凈或削皮 B.購買肉類制品時要檢查是否檢疫合格 C.家中食品需按要求采取正確方法儲藏 D.食物表面有少量霉斑可以去除后食用 組卷:231引用:27難度:0.7 -
2.“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給予無數肝膽患者二次生命。下列有關肝膽敘述錯誤的是( )
A.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位于腹腔的上方偏右 B.膽汁通過肝臟分泌、膽囊貯存、膽管送入小腸 C.膽汁含多種消化酶,可將脂肪轉化為脂肪微粒 D.肝膽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吃高油脂食品 組卷:242引用:21難度:0.6 -
3.下面是醫生給患佝僂病的兒童開的處方,其中最科學的一組是( )
A.鈣片+魚肝油 B.鈣片+生長激素 C.鈣片+葡萄糖 D.鈣片+維生素C 組卷:194引用:19難度:0.7 -
4.推瓦村位于我國西藏的蒙達崗日雪山腳下,這里海拔為5000多米,是中國海拔最高的村莊。山東省青島市是我國零海拔城市。試分析推瓦村居民血液中哪種成分的含量會比青島市民普遍高( )
A.白細胞 B.紅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5.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瀘山突發森林火災,本次火災致使19名救火隊員不幸犧牲,3人燒傷,為救治燒傷患者需要馬上進行輸血治療。下列關于輸血與血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安全輸血應以輸同型血為原則 B.由于血庫缺乏AB型血,為及時救治燒傷患者,可快速地輸入大量的A型或B型血 C.根據“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對于燒傷患者可以只輸入血漿成分,提高病人輸血治療的效果 D.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 組卷:268引用:19難度:0.4 -
6.“切脈”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傳統醫學家獨創的診法。如圖所示,“切脈”主要切病人橈動脈的腕后部分。下列有關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橈動脈管壁彈性大,易于診斷 B.橈動脈內血流方向為A→B C.橈動脈可為手臂輸送營養物質 D.橈動脈每分鐘搏動次數與心臟不同 組卷:121引用:28難度:0.4 -
7.小明足部受傷發炎,醫生在其左臂靜脈滴注抗生素,藥物到達足部的途徑是( )
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主動脈;⑤肺動脈;⑥肺靜脈;⑦上腔靜脈;⑧下腔靜脈;⑨股動脈;⑩左心室。A.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 B.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 C.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⑨ D.⑦②③⑥⑤①⑩④⑨ 組卷:960引用:186難度:0.5 -
8.下列食物中,不適合作為“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的實驗材料的是( )
A.花生種子 B.鮮西紅柿 C.干小麥 D.干玉米 組卷:86引用:4難度:0.4 -
9.通過呼吸、汗液和尿液均能排出的廢物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無機鹽 D.尿素 組卷:13引用:2難度:0.6 -
10.如表所示正常情況下四種液體成分的異同(“√“表示含有的成分,“×”表示缺少的成分),下列對甲、乙、丙、丁四種液體類型判斷正確的是( )
項目成分 紅細胞 大分子蛋白質 水 無機鹽 葡萄糖 尿素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A.甲為血漿 B.乙為尿液 C.丙為原尿 D.丁為血液 組卷:325引用:8難度:0.5 -
11.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下列對人體皮膚的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頭皮屑是脫落的角質層細胞 B.皮膚是保護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C.皮膚的表皮中有大量毛細血管 D.人在劇烈運動后,會大量出汗。說明皮膚有排泄和調節體溫的功能 組卷:266引用:12難度:0.4
五、分析題(每空1分,共18分
-
32.閱讀材料,分析并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一次課外采集活動中,小明的手指被蜜蜂蜇了一下后,手不由自主的立即縮回。過了一會,聽到同學喊:“這里也有一只蜜蜂!”小明馬上把手插進衣袋中,并躲到了一邊。
材料二:巴甫洛夫是一位俄國的生理學家。他發現:狗在吃食物的時候會分泌唾液。后來,巴甫洛夫給狗食物之前,都會先開啟鈴聲,他一直重復這個操作,最后,狗在聽到鈴聲而沒有食物時,也會分泌唾液。
(1)小明的手指被蜇后立即縮手屬于
(2)小明聽到“這里也有一只蜜蜂”的喊聲,把手插進衣袋中,并躲到一邊,這屬于
(3)在材料二中,狗的條件反射建立過程中,鈴聲屬于組卷:21引用:4難度:0.4
六、探究題(每空1分,共5分)
-
33.膠囊能保護里面的藥物,從而避免藥物到達胃就被溶解,因此送服膠囊類藥物的水溫要有講究。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溫度對膠囊溶解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取五個裝有等量清水的燒杯,標上A、B、C、D、E,分別置于不同溫度的恒溫水浴鍋中。
②將五粒膠囊分別放入燒杯,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③觀察膠囊的變化情況,并記錄溶解所需的時間。
④重復以上實驗。
請分析并回答:(請在[]內填序號)
(1)該實驗的變量是
(2)可減小實驗誤差的操作步驟是[
(3)該實驗的第[
(4)改正不足之后,獲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燒杯 A B C D E 水溫/℃ 15 25 37 50 60 溶解所需的平均時間/min 15 7 3.5 2 1 組卷: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