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1~10小題每題1分,11~15小題,每題2分,共20分)
-
1.下列古代發明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冶煉金屬 B.稻草造紙 C.燒制陶瓷 D.蠶絲織布 組卷:136引用:8難度:0.9 -
2.下列物質的性質中,既包含物理性質,又包含化學性質的是( )
A.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B.堿式碳酸銅呈綠色,受熱易分解 C.鋁是銀白色固體、易導電、傳熱 D.石墨是灰黑色固體,熔點較高 組卷:37引用:3難度:0.9 -
3.在實驗室中,藥品和儀器的存放應符合一定規范,如圖中物質存放在對應的容器中,符合規范的是( )
A.
氫氧化鈉溶液B.
氧氣C.
稀硫酸D.
鋅粒組卷:134引用:4難度:0.7 -
4.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構成物質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離子 D.中子 組卷:139引用:28難度:0.9 -
5.對下列現象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A.食物腐敗--分子本身發生改變 B.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C.金屬很難被壓縮--原子間沒有間隔 D.氫氣和液氫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質的分子,其化學性質相同 組卷:70引用:2難度:0.5 -
6.取3mL的液體,然后加熱,需要的儀器有( )
①試管②燒杯③試管夾④酒精燈⑤蒸發皿⑥鐵架臺(帶鐵圈) ⑦石棉網⑧滴管⑨量筒.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④⑧⑨ C.②④⑥⑧⑨ D.④⑤⑥⑦⑧⑨ 組卷:138引用:83難度:0.9 -
7.為預防新冠病毒的傳播,教室噴灑過氧乙酸溶液后,室內充滿了過氧乙酸的氣味,這說明( )
A.分子之間有間隔 B.分子體積很小 C.分子可再分 D.分子在不斷運動 組卷:39引用:6難度:0.5 -
8.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B.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C.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組卷:849引用:9難度:0.5 -
9.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是我們共同的愿望。下列做法與這種愿望不符的是( )
A.火力發電廠進行脫硫、控塵處理 B.工廠廢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 C.出行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公交車,減少使用私家車 D.開發使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組卷:456引用:21難度:0.7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18分)
-
26.進行化學實驗離不開儀器,對常見儀器的識別,了解它們的主要用途以及實驗操作時應注意的問題等都是學習化學、進行化學實驗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如圖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化學儀器:
請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填序號):
(1)少量藥品反應時,需要用
(2)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需要用
(3)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氣體時,需要用
(4)加熱時需要墊上石棉網的是
(5)A-D中,不能加熱也不能用作反應容器的是組卷:22引用:2難度:0.4 -
27.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按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帶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2)圖A中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3)實驗室制取氧氣前,必須的操作是
(4)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氣的裝置是
(5)若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應在試管口處放棉花,其作用是
(6)若將A與E相連,用加熱高錳酸鉀固體的方法欲制取并收集氧氣,涉及的主要實驗操作有:a.檢查裝置氣密性;b.裝藥品并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固定試管,用集氣瓶裝滿水,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c.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d.加熱,收集氧氣;e.停止加熱。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7)用氣焊的方法焊接某些金屬時,常使用的乙炔氣體是由電石(固態)和水在常溫下反應得到的,已知乙炔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則發生裝置選圖中的
(8)如圖四種途徑都可以得到氧氣:
從實現原料和反應過程的綠色化考慮,你認為在中學化學實驗室中,甲、乙、丙三種制取氧氣的途徑中,組卷:2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