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市第三寄宿中學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20 12:0:8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54分)
-
1.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天工開物》記載的下列工藝過程中,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甘蔗榨汁 B.棉紗織布 C.白土燒瓷 D.楠木造船 組卷:705引用:78難度:0.7 -
2.下列關于氫氣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密度比空氣小 B.難溶于水 C.無色無味 D.具有可燃性 組卷:346引用:9難度:0.9 -
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4.科學家對人類文明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h2>
A.拉瓦錫編制了元素周期表 B.門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 C.道爾頓確定了空氣的組成 D.張青蓮參與了某些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 組卷:28難度:0.7 -
5.有一位同學暑假去西藏發生了嚴重的高原反應,醫生讓他吸入了一種氣體后,癥狀得到緩解。此氣體可能是( ?。?/h2>
A.氧氣 B.氮氣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 組卷:464難度:0.8 -
6.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C.木炭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組卷:1262引用:45難度:0.6 -
7.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A.空氣 B.石油 C.氧氣 D.礦泉水 組卷:277引用:4難度:0.9 -
8.如圖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h2>
A.
組裝儀器B.
檢查氣密性C.
加熱固體D.
氧氣驗滿組卷:20引用:3難度:0.7
二、填空題(共46分)
-
25.某研究小組發現,將適量淀粉放入過氧化氫溶液中,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對于此現象,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淀粉能否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驗證】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及解釋 Ⅰ. A中無明顯現象,B中產生大量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②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②淀粉能 (1)Ⅱ.向B試管中重新加入5%的過氧化氫溶液,反應停止后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濾渣。 ①又產生大量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②濾渣質量為ag淀粉的 (2)
該小組設計了如圖1所示裝置對比淀粉與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實驗均以生成25mL氣體為準,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忽略不計,相關數據如表格:實驗編號 3%過氧化氫溶液體積 其他物質質量 待測數據 Ⅰ 20mL 淀粉0.5g a Ⅱ 20mL 二氧化錳0.5g b
(5)若a>b,則可得出結論組卷:29難度:0.5 -
26.實驗室可用如圖兩套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銅粉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固體;實驗中忽略固體體積的影響)。
(1)圖1實驗中紅磷燃燒的符號或文字表達式為
(2)按如下操作步驟進行圖2實驗:
Ⅰ.檢查裝置氣密性。在試管中裝入足量的銅粉,塞緊橡膠塞,把注射器甲的活塞推到零刻度處固定,注射器乙中空氣的體積為V1mL。
Ⅱ.加熱銅粉,并反復推拉兩支注射器的活塞。
Ⅲ.熄滅酒精燈,待試管冷卻至室溫,再次把注射器甲的活塞推到零刻度處固定,注射器乙中剩余氣體的體積為V2mL。
Ⅳ.洗凈試管并裝滿水,塞緊橡膠塞,再把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水的體積為V3mL。
①步驟Ⅰ中反復推拉兩支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②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3)對于圖1、圖2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1實驗:彈簧夾未夾緊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大
B.圖1、圖2實驗結束后,裝置內剩余氣體為純凈的氮氣
C.圖2實驗:若銅粉量不足會使V2的測量值偏大
D.圖1、圖2實驗中的紅磷或銅粉可以用硫粉代替
E.圖2實驗:連接好裝置,推動注射器甲的活塞,松開手后,活塞回到原刻度,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組卷:46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