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18分)

          •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字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書寫完全無誤的一項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1引用:2難度:0.8
          • 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0引用:1難度:0.8
          • 5.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796引用:16難度:0.8

          三、古詩詞。(共12分)

          • 14.閱讀《讓文化自信具有更堅實基礎》,回答問題。
            讓文化自信具有更堅實基礎
            朱萬曙
            ??①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擻地走向未來。要讓每個中國人都對中華文化有更為全面、更為深入的了解,從而將文化自信厚植于每個人的心里。
            ??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遞代積累,正是其內在的文化精神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實踐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擻地走向未來。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樹立文化自信?
            ??③首先,要知曉文化。中國地大物博,各區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蘊。樹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曉自身的文化家底為基礎。現在,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家底還知之不深。舉一個例子來說,許多人從課本和老師那里知道了安徽省全椒縣有個吳敬梓,卻不知道全椒縣還有個薛時雨。吳敬梓因為創作了《儒林外史》而成為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但薛時雨的作品因為沒有進入課本和課堂而不為人知。薛時雨既是一位官員,還是一位詩人,寫了不少詩詞,有《藤花館詩刪》留存于世。類似薛時雨這樣的歷史人物以及他們留存的作品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了解、盤點。事實上,還有很多文化內容,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都需要我們去認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曉中華文化是如此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我們的文化自信才會更有底氣。
            ??④其次,要挖掘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說,現在我們關于中華文化的知識系統,只是建立在已經發現、知曉的文化遺產基礎之上的,還有很多文化遺產未被發現。比如,甲骨文和簡帛作為重要文化遺產,雖然已經發現和收集了不少,但還有埋在地下、尚未被發掘的。現在,我們對思想史的認識主要依據的是歷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間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規族訓,它們呈現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化遺產,也需要我們去深入挖掘。2008年,云南就發現了彝族文字的舊抄本《董永記》,將其翻譯成漢語后發現,它在情節上與漢語唱本有一定區別,對于研究彝族孝的倫理具有一定意義。類似的文化遺產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華文化的豐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顯,我們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⑤最后,要研究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們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和方針,也是樹立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徑。當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視對本地區傳統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叢書、全集等。但是,對這些傳統文化的研究還是不夠。又如,對于已經發現的甲骨文和簡帛,需要對其文字進行深入解讀。清華簡被發現之后,不少學者都在持續不斷地識讀其文字,雖然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但還有一些更難的文字需要識讀。可見,樹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來研究我們的文化。只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好樹立文化自信。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寫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2)第③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3)下面兩則材料,哪則更適合用作第④段的論據?請簡述理由。
            ①甲骨文和簡帛作為重要文化遺產,雖然已經發現和收集了不少,還有埋在地下、尚未被發掘的。
            ②史鐵生從困境中找出生命的精彩,他用手中的筆,寫出智慧的文字,成為我們心中的一盞明燈。
            (4)三年的語文學習生活,讓我們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請依照示例舉出一個能體現文化自信的例子。
            示例:學習杜甫的《望岳》,我不僅跟隨詩人領略了泰山的雄偉闊大,還感悟到了唐詩中傳遞出的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

            組卷:158引用:4難度:0.3

          四、寫作。(50分)

          • 15.風起之時,生機涌動。順風而舞,固然很美,逆風而行,更見力量。抗疫前線,平凡英雄挺身而出、負重前行,書寫感人故事;運動賽場,青年健兒奮力拼搏、挑戰極限,獲得驕人佳績;科研陣地,科技先鋒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突破技術壁壘……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逆風時刻,懂得在逆境中奮力突圍、迎難而上,就會發現其中蘊藏的美。
            ??請結合自己的經歷或見聞,以“逆風也很美”為題,寫一篇作文。
            ??寫作要求:
            ◆立意自定,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給的字格;
            ◆字跡工整,書寫規范,卷面整潔;
            ◆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
            ◆文中不得引用、抄襲本試卷閱讀部分的材料。

            組卷:127引用:7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