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福建省龍巖市上杭三中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11 1:0:9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下列不屬于化學學科研究領域的是( )
A.合成新藥 B.開發新能源 C.研究物體運動 D.研制新型材料 組卷:331引用:22難度:0.9 -
2.千姿百態的物質世界由各種粒子構成,各種物質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下列變化中,前者屬于化學變化,后者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伐木,并將木頭制成課桌 B.電解水,并將產生的氧氣液化保存 C.土豆切成片,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變黑 D.加熱氯酸鉀制氧氣,并將鐵絲放入收集的氧氣中燃燒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3.下列操作中,能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3瓶氣體的是( )
A.觀察氣體顏色 B.插入燃著的木條 C.聞氣體的氣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組卷:93引用:28難度:0.7 -
4.下列是某同學進行過濾操作時的一些做法,其中錯誤的是( )
A.讓濾紙邊緣低于漏斗口 B.直接向漏斗中傾倒待過濾的液體 C.讓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D.讓漏斗中液面始終低于濾紙邊緣 組卷:2046引用:40難度:0.9 -
5.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環和碳循環,其中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是( )
A.水的吸收 B.動植物的呼吸 C.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燒 組卷:718引用:40難度:0.9 -
6.如圖是“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可用木炭代替紅磷進行實驗 B.做該實驗前,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待裝置冷卻至室溫后才能打開止水夾 D.若紅磷不足,將導致測得氧氣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 組卷:606引用:28難度:0.6 -
7.下列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部分操作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A.
檢查氣密性B.
加熱立即收集C.
收滿后移出集氣瓶D.
結束時停止加熱組卷:3889引用:114難度:0.5 -
8.把一根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裝有呼出氣體和普通空氣的集氣瓶內,觀察到木條在空氣瓶內燃燒較旺,由此說明( )
A.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B.呼出氣體中氮氣的含量比空氣中多 C.呼吸過程中消耗了氧氣 D.呼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組卷:27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文字表達式3分,22題)
-
24.如圖A-E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請你寫出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2)實驗室用B或C來做為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裝置B與C比較,B的優點是:
(3)若用D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
(4)用收集的氧氣完成鐵絲燃燒實驗,文字表達式為:
(5)實驗室用氫氧化鈣固體和氯化銨固體混合加熱制取氨氣,需要選擇的發生裝置為:
(6)裝置F是一種可用于集氣、洗氣等的多功能裝置。若用F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25.某興趣小組在學習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課題時,探究了二氧化碳氣體的收集方法。
[提出問題]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作出猜想]Ⅰ.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理由是
Ⅱ.能夠用排水法收集。
[查閱資料]Ⅰ.CO2不與碳酸氫鈉反應,且難溶于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
Ⅱ.CO2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氫氧化鈉溶液與石灰水性質相似)。
[實驗設計與操作]
步驟一:小組同學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CO2氣體的制取,在相同條件下,用如下3種方法,分別在三個規格相同的錐形瓶中收集產生的CO2氣體。
方法①:當氣體發生裝置開始產生CO2氣體15s后,用排水法收集CO2備用,并記錄從收集到集滿一瓶CO2所需的時間t;
方法②:當氣體發生裝置開始產生CO2氣體15s后,采取與方法①相同時間t,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一瓶CO2備用;
方法③:當氣體發生裝置開始產生CO2氣體15s后,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將燃著木條放在瓶口驗滿后,立即蓋上玻璃片備用。
(1)請寫出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2)當氣體發生裝置開始產生CO2氣體15s后,再開始收集氣體的原因是
(3)檢驗生成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涉及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步驟二:將裝有50mL5%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注射器與壓強傳感器密封連接,再插入已經收集好CO2氣體的錐形瓶中(如圖2所示)。將注射器的氫氧化鈉溶液注入錐形瓶中,觀察瓶內壓強變化情況。
[實驗分析與結論]
(4)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密閉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3所示。根據實驗結果可知,猜想
(5)用燃著的木條驗滿CO2的方法
步驟三:小組同學進一步實驗,比較兩種收集方法收集等體積氣體所需時間及純度情況。
(6)小組同學用氧氣傳感器分別測定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的等體積兩瓶CO2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數據如圖4),則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中CO2體積分數約為
(7)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所需時間對照1 2 3 4 排水法 35″ 43″ 43″ 43″ 排空氣法 1'57″ 1'15″ 1'4″ 1'12″
綜合上述實驗,請你對CO2的兩種收集方法做出評價:
(8)實驗結束后,圖1中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后錐形瓶中的水溶液中除了生成的氯化鈣外還有沒有稀鹽酸?請設計實驗證明你的猜想(寫出實驗方法、現象和結論):
(9)直接用排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的方法代替圖中的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其優點是組卷:305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