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七年級(下)第二次段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3 16:30:6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人類學家把下列哪一項作為人與猿分界的重要標準( )
A.直立行走 B.骨盆變短增粗 C.下肢增長 D.脊柱成形 組卷:16引用:4難度:0.8 -
2.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是在( ) 中完成的。
A.子宮 B.輸卵管 C.卵巢 D.陰道 組卷:33引用:25難度:0.9 -
3.小腸的結構特點與其吸收功能相適應,與此無直接關系的一項是( )
A.小腸細長,5-6米,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皺襞上有許多小腸絨毛和微絨毛,增大了小腸的吸收面積 B.小腸絨毛上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C.毛細血管壁和小腸絨毛壁都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D.小腸壁有腸腺,腸腺能分泌多種消化液 組卷:10引用:7難度:0.7 -
4.冬春季節交替時,容易出現忽冷忽熱的天氣,很多患者在換季的時候就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關于人體呼吸道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具有清掃異物的作用 B.會厭軟骨在吞咽時蓋往喉口,以免食物進入氣管 C.鼻腔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目的是濕潤空氣 D.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做支架,可以保證呼吸道內氣流暢通 組卷:52引用:2難度:0.6 -
5.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組( )
A.唾液和胃液 B.胃液和膽汁 C.唾液和胰島素 D.腸液和胰液 組卷:57引用:7難度:0.6 -
6.某興趣小組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設計了如下實驗。關于此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編號 加入物質 控制條件 檢驗方法 ① 饅頭碎屑+2mL唾液 充分攪拌,37℃水浴加熱10分鐘 加2滴碘液 ② 饅頭碎屑+2mL唾液 充分攪拌,0℃水浴10分鐘 加2滴碘液 A.此實驗的變量是有無唾液 B.實驗現象是①號試管不變藍②號試管變藍色 C.37℃改為50℃后,實驗現象為兩試管均不變藍 D.實驗結論是唾液能將淀粉分解為葡萄糖 組卷:72引用:4難度:0.5 -
7.下列器官中,幾乎沒有吸收作用的是( )
A.口腔、小腸 B.胃、大腸 C.咽、食道 D.食道、大腸 組卷:53引用:5難度:0.6 -
8.下列維生素種類與其缺乏癥狀匹配不正確的是( )
A.維生素A--夜盲癥 B.維生素C--壞血病 C.維生素D--骨質疏松癥 D.維生素B1--貧血病 組卷:2引用:3難度:0.5 -
9.關于如圖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
A.①是肝臟,肝臟分泌的消化液是膽汁,膽汁不含消化酶 B.蛋白質經過②徹底消化為氨基酸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種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 組卷:11引用:7難度:0.9 -
10.疫情期間,樂樂的媽媽每天自帶午餐,其中一天的午餐是:米飯、油燜蝦、紅燒魚和燉豆腐。從營養均衡的角度看,還需要增加下列哪種食物才能使午餐營養更合理( )
A.煮雞蛋 B.炒蘆筍 C.燉排骨 D.玉米粥 組卷:9引用:4難度:0.7
二、填空題:本題共2小題,共20分。
-
31.如圖一是人體呼吸系統模式圖,圖二是肺泡處的氣體交換示意圖,如圖二中字母a、b代表不同氣體,如圖三是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一中,人體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
(2)圖二中的b代表
(3)心臟是血液循環動力器官,它的壁主要由
(4)圖三中②的名稱是
(5)圖三中血液由④出發,回到①的循環途徑叫
(6)圖中③內的血液只能流入④,①內的血液只能流入②,不能倒流,是因為在①與②和③與④之間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32.人體的尿液是如何形成的?人體又是如何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的?如圖為泌尿系統及部分內部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2)尿液的形成首先經過腎小球的
(3)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李大爺在體檢時發現,尿液中出現了蛋白質,那么他腎臟發生病變的部位很可能是
(4)重吸收是人體尿形成的第二個過程,正常情況下,重吸收后形成的尿液與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組卷:1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