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河北省唐山市灤州市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0/2 3:0:2
一、基礎(22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休戚與共、血脈相連的重要
??[乙]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中華文化與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進行闡述。如果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著中華民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創造、新發展,給我們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最深厚的歷史根基。端午節來臨之際,人們都會想起著名詩人屈原的一片赤誠;中秋節來臨之際,人們都會想到南宋詞人蘇軾的美好祝愿。事實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從[甲][丙]兩段文字中的括號內選擇正確的字形和詞語,將對應的序號分別填入空缺的橫線上。
(2)[乙]文劃線句子“如果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復句類型上來分析屬于
(3)[甲]段文字中加重號的詞語“休戚與共”中“戚”字用音序檢字法檢索,先查音序
①名詞親屬。
②名詞武器名。即斧,也可作為舞具。
③動詞親近。
④名詞悲哀、憂傷。
⑤名詞姓。
(4)[丙]段文字畫波浪線的句子涉及兩個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和“中秋節”。“端午節”我們用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在下列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句子。
??語文的魅力,在范仲淹《岳陽樓記》“①組卷:5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各項內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古人的“名”是供自稱或長輩稱,“字“是供他人稱,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表示尊敬。謚號,是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 B.法國作家莫泊桑筆下于勒叔叔的遭遇讓人深思,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筆下劉備三顧茅廬的舉動讓人欽佩。 C.榜眼、探花是科舉時代的稱號,明、清兩代稱殿試考取一甲第二名為探花,第三名為榜眼。 D.艾青,原名蔣正涵,中國現當代著名詩人,其詩樸實而富有韻味,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陽》等。 組卷:19難度:0.8
二、閱讀(48分)
-
9.閱讀名著相關片段,按要求回答問題。
??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起一天大雪來。那雪正下得緊。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仰面看那草屋時,四下里崩壞了,又被朔風吹撼,搖振得動。
??再說[A]踏著那瑞雪,迎著北風,飛也似奔到草場門口,開了鎖,入內看時,只得叫苦:那兩間草亭已被雪壓倒了,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
??向了一回火,覺得身上寒冷。
??信步投東,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儷背著北風而行。
??先取下氈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蓋白布衫脫將下來,早有五分濕了。
(1)上面的材料選自《水滸傳》第十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片段中環境描寫非常到位,不僅正面描寫風雪之猛烈,如用“紛紛揚揚”寫雪花之大,“卷”寫朔風之烈,“一天”寫范圍之廣,除此之外,作者還從不同的角度側面描寫了風雪,請結合材料內容談談作者是怎樣側面描繪風雪之猛烈的?
(2)在小說中,受生活經歷、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許多人物的思想性格隨著情節的發展產生了明顯的變化。請從下面的小說名著中選擇一個人物,結合小說內容分析其變化的過程。
A.魯迅《故鄉》
B.吳敬梓《范進中舉》
C.施耐庵《水滸傳》
D.吳承恩《西游記》組卷:5引用:1難度:0.5
三、習作(50分)
-
10.寫作。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小草的堅韌;“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是竹子的堅韌。堅韌的精神,不僅在于“堅毅、勇敢”,更強調“韌性、韌勁”。生命需要韌勁。有韌勁的人,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都能堅定信心,坦然面對,勇敢前行;沒有韌勁的人,遇到困難時,往往灰心氣餒,畏縮不前,一事難成。
??同學們,對此你有怎樣的經歷和感悟呢?選擇你最熟悉的、感悟最深的生活經歷,抒寫你最真摯的情感吧!請自擬題目,按要求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文體自定(不能寫成詩歌)。③內容充實,詳略得當,中心突出,結構完整。④有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抄襲。⑤字跡清楚,字數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組卷: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