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遼寧省朝陽市育英高考補習學校高三(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10/27 11:0:3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6分。第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題4分;第8~10題有多項得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錯選的得0分。
-
1.了解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學會像科學家那樣去觀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識本身更重要。以下說法中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
A.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得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牛頓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并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C.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使人們突破了對電與磁認識的局限性 D.開普勒通過對行星觀測記錄的研究,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組卷:8引用:4難度:0.8 -
2.甲,乙兩車停在斑馬線處禮行人,在行人經過斑馬線后,甲、乙兩車同時啟動并沿平直公路同向行駛,其速度-時間圖象分別為圖中直線a和曲線b。由圖可知( ?。?/h2>
A.t0時刻兩車并排行駛 B.t0時刻乙車的運動方向發生改變 C.在0~t0時間內,乙車的加速度越來越小 D.在0~t0時間內,乙車的平均速度為 v02組卷:259引用:12難度:0.6 -
3.如圖,質量為5kg的物體,在F=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桌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桌面與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則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h2>
A.20N和4m/s2 B.10N和2m/s2 C.30N和6m/s2 D.20N和2m/s2 組卷:2449引用:7難度:0.9 -
4.2021年10月16日,中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將中國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家園”。”飛船與核心艙對接過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天和核心艙處于半徑為r3的圓軌道Ⅲ上,神舟十三號飛船先被發送至半徑為r1的圓軌道Ⅰ上,運行周期為T1,通過變軌操作后,沿橢圓軌道Ⅱ運動到遠地點B處與天和核心艙對接。關于神舟十三號飛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沿軌道Ⅱ從近地點A運動到遠地點B的過程中,速度不斷增大 B.沿軌道Ⅰ運行時的機械能等于沿軌道Ⅱ運行時的機械能 C.沿軌道Ⅱ運行的周期為 T1(r1+r32r1)3D.沿軌道Ⅰ運動到A點時的加速度小于沿軌道Ⅱ運動到A點時的加速度 組卷:227難度:0.5 -
5.如圖,在等量異種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O為兩電荷連線的中點,B、D位于該連線上,A、C位于該連線的中垂線上,ABCD構成一正方形.關于A、B、C、D四點的場強大小E和電勢φ的關系,正確的是( ?。?/h2>
A.EA=EB=EC=ED B.EB>EA=EC>ED C.φA=φB=φC=φD D.φB>φA=φC>φD 組卷:19引用:5難度:0.9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9分,13題10分,14題12分,15題17分。
-
14.如圖所示,將一質量為m=0.1kg的小球自水平平臺右端O點以初速度v.水平拋出,小球飛離平臺后由A點沿切線落入豎直光滑圓軌道ABC,并沿軌道恰好通過最高點C,圓軌道ABC的形狀為半徑R=2.5m的圓截去了左上角127°的圓弧,CB為其豎直直徑,(sin53°=0.8cos53°=0.6,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小球經過C點的速度大??;
(2)小球運動到軌道最低點B時小球對軌道的壓力大??;
(3)平臺末端O點到A點的豎直高度H.組卷:212引用:20難度:0.3 -
15.如圖所示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一根長為L的絕緣輕桿的一端固定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負電小球(視為質點),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轉軸O上?,F將桿從水平位置A處由靜止釋放,小球在O點右側達到最高C時,輕桿剛好達到與豎直方向成30o。
(1)求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
(2)求此過程中,輕桿對小球的最大拉力;
(3)若電場的場強為時,當小球從A點處由靜止出發到達最低點B時,小球與輕桿脫離,求小球再次穿過O點正下方時,小球到O點的距離和此時小球的速度的大小。mg2q組卷:53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