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讀?書。(12分)
-
1.書法作品欣賞課上,老師展示了以下古代書法名家的兩幅作品。請從下面的選項中為甲、乙兩幅書法作品分別選出最適當的評價。
A.此作品為楷書,形體寬扁,橫長豎短,工整精巧
B.此作品為楷書,單字結構嚴密,筆劃剛勁有力
C.此作品為行書,錯落有致,粗細分明,輕盈又不失穩
D.此作品為行書,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
甲: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2.讀下面語段,將空缺處的古詩文原句書寫在橫線上。
??在古詩文中,我們經常能讀到很有畫面感的語句。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用“銜遠山,吞長江,
??古人常常借助典故含蓄地表達自己各種各樣的思想感情。李白在《行路難》中借“組卷:9引用:1難度:0.7
二、讀?思。(38分)
-
3.班級開展“生活處處有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收聽新聞】
??“以前沒想過‘刮膩子’還能走上世界舞臺。”法國當地時間10月23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法國賽區的比賽收官,中國代表團斬獲2金2銅。其中,浙江選手馬宏達獲得抹灰和隔墻項目金牌,實現了中國隊在該項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馬宏達出生于2000年,就讀于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參加抹灰與隔墻系統項目訓練已有5年。2019年,他曾與學校教練團隊一起前往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現場,為學校的參賽選手加油助威。他告訴記者,那個時候他就暗下決心,“我也要成為代表中國出戰的那個人。”
??為了備戰比賽,每天早上8時,馬宏達的身影總是會準時出現在實訓室內。一天的訓練量不低于7小時,讓每一個動作刻進肌肉記憶里。夏天,他的身邊總會備著幾套訓練服,因為幾組動作就能讓身上的衣服濕透。一雙5公分厚、能用上一年的“鋼頭鞋”,他往往兩個月就磨破了底。
??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在15個國家分散舉辦,比賽項目共62個。我國的參賽隊伍中,選手全部來自技工院校等職業院校。平均年齡22歲,其中有8名女選手,在已經結束的23項比賽中,中國隊暫居獎牌榜首位。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為所有的技能人才點贊!
學習語文要養成讀新聞的好習慣。曉剛同學為大家播報了上面這則新聞。請你為這則新聞擬一個恰當的標題。(20字以內)組卷:6引用:1難度:0.6 -
4.【品讀美文】
??去年春天,午飯前,我準備下山進城。站在半坡上,大地美麗的景色人們可以一覽無余。
??潮濕的泥土播散著春的氣息。我剛剛由一片冷杉林鉆出,靜靜地停在一叢灌木旁。一只鳥兒在灌木帶刺的枝丫上棲息,它張開小嘴,似一柄剪裁衣物的剪刀。看來,這嬌嫩的小東西在枝頭上正努力練習歌唱。四周是這樣美麗,令人陶醉,令人心曠神怡,處處可感受到、聽到一種輕柔歡暢的憧憬,一種喜悅和一種無拘無束的歡欣。在鳥兒張開的小嘴里,我看見了春。
??山下傳來報午的鐘聲。我前行幾步,在完全不同的另一身影中望到了甜蜜、可愛、神圣的春。一位飽受歲月熬煎的貧寒老婦坐在一段矮墻上面,默默出神,似乎沉浸在久遠的回憶之中。空氣這般柔和,陽光這般溫煦。老媽媽坐在那里,沐浴著陽光。
??“春天又來了”,這歌聲回響在四面八方、各個角落。
曉華同學分享了他從雜志上讀到的羅伯特?瓦爾澤的《春》這篇短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加點的詞“播散”“憧憬”“沐浴”詞性相同。 B.文中畫橫線的三個短語結構一致。 C.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主干是“鳥兒在枝丫上棲息”。 D.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鳥兒張開小嘴時的情態。 組卷:21引用:1難度:0.7
三、讀?寫。(70分)
-
1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題。
??2019年,影視劇《小歡喜》爆火,劇中的喬英子因為受不了媽媽的打壓式教育,一度崩潰到要逃離媽媽,不過最終結局圓滿,媽媽發生轉變,選擇了尊重、支持女兒的夢想。主持人董卿曾在節目中坦言,父母從小就對自己高要求、嚴要求,這激勵董卿迅速成長,雖然也曾埋怨過父親的嚴厲,但也會感謝是這份嚴厲成就了現在的她。
??有人在打壓教育中逆勢成長,有人在打壓教育中變得自卑、痛苦。關于打壓式教育,大家怎么看?近日,某調研機構發起一項針對“父母打壓式教育”的網絡調查,共收回了2182份數據,最終的答案超出想象。
材料一【打壓式教育現狀及危害】
??中國有句俗話,“棍棒底下出孝子”。數據顯示,或多或少受到過父母打壓式教育的比例高達88.61%,絕大多數時候都被父母打壓的比例達15.19%,從未受到打壓教育的僅占11.39%。
??同時,數據還可以看出,經常被打壓教育和有時會受到打壓教育的人群以男士居多。父母的打壓式教育,以大家最熟悉、也最反感的“別人家的孩子”最多,占比50.37%。犯錯后被貶低、很少被夸獎、諷刺否定你的想法分別占比37.1%、33.46%、25.53%。
??打壓式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忽視。數據顯示,經常受到打壓式教育的孩子,長大后會暴躁、缺少耐心(46.53%),叛逆、自暴自棄(41.97%),低自尊、不自律(39.84%),自卑、自我否定(35.96%),缺乏安全感并影響親子關系(34.99%)。
材料二【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被打壓教育及采取的應對方式】
??即使這樣,經常受到打壓教育的孩子,會怨恨父母嗎?數據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數據顯示,52.94%的人認為父母這種教育方式是為了督促孩子向優秀的人學習,認為是希望孩子能自省自查的占46.35%,還有 41.05% 的人認為是父母的攀比心作怪。面對父母的打壓,更多人用鍛煉抗壓能力(40.09%)、適當遠離(36.77%)、經濟獨立(33.75%)、自我鼓勵(30.83%)、適當理解父母(27.91%)等方式來調節自己。
材料三【打壓式教育會影響“下一代教育”嗎】
??打壓式教育,可以說是上一代父母的“通病”,他們總是不直接表達自己的意思,明明想夸獎,開口卻是反話,久而久之導致親子關系不冷不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在成為父母之后,往往會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彌補曾經的“感情缺失”。數據顯示,在經常被打壓的人中有65.09% 表示絕對不會打壓自己的孩子,在有時受打壓和偶爾受打壓的人群中表示絕對不會打壓自己的孩子的人分別占比 48.01%、43.09%。值得注意的是,經常被打壓的人中有1.42% 表示會對自己的孩子采用打壓式教育。數據還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對孩子進行打壓式教育,離異家庭的養育人對孩子采取打壓式教育的比例占14.93%,明顯高于未婚(1.8%)和已婚(1.61%)。
材料四【有原則的鼓勵式教育,更利于成長】
??近年來,鼓勵式教育備受新一代父母的推崇。數據顯示,51.06% 的人認為鼓勵式教育更有效。
??在輕松、鼓勵和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不僅更自信,與父母的關系也更親密。但值得注意的是,鼓勵式教育不是沒有理由的表揚,更不是沒有原則的認可與溺愛。
??其實,不管選擇哪種教育方式,都各有利弊,需要靈活處理。
??每個孩子的家庭環境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或者事情的具體情況來引導、教育孩子。
班級開展“家庭教育方式交流”主題家長會,你參與收集整理了以上材料,還需要和籌備小組的同學共同完成以下任務。
(1)根據材料二的內容,針對“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被打壓教育及采取的應對方式”這一問題,你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2)仔細觀察圖一和圖三,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3)家長會的最后環節,你將作為學生代表,以“選擇恰當的教育方式,促進孩子的成長”為主題進行總結性發言,請把你的發言稿寫下來。
寫作提示:①結合材料;②不少于100字。
??人生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才是不容易;友誼總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
——馬克思組卷:1引用:1難度:0.5 -
12.請以“友誼需要_______”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寫作提示:①請補全題目;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避開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④書寫規范,卷面整潔。組卷: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