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五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7/7 8:0:9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探索遺傳物質及遺傳規律的道路艱辛且曲折,該過程中留下了許多的經典實驗。下列關于這些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孟德爾描述的“遺傳因子”與格里菲思提出的“轉化因子”化學本質相同。
            ②薩頓通過觀察蝗蟲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提出假說。
            ③孟德爾發現遺傳規律和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均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④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⑤構建的DNA雙螺旋塑料模型和用橡皮泥制作的減數分裂染色體模型均屬于物理模型,雙螺旋模型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解釋了DNA分子具有穩定的直徑。
            ⑥艾弗里進行的實驗中利用了“減法原理”對自變量進行控制。
            ⑦摩爾根將白眼雄蠅與純合紅眼雌蠅雜交,F2紅眼:白眼=3:1能說明基因在X染色體上。

            組卷:11引用:4難度:0.6
          • 2.某二倍體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的細胞分裂圖像如圖甲所示,分裂過程中細胞a~d內染色體、核DNA含量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5引用:4難度:0.7
          • 3.下列關于伴性遺傳的敘述(不考慮變異),錯誤的是(  )

            組卷:4引用:3難度:0.5
          • 4.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4難度:0.5
          • 5.如圖表示某果蠅X染色體上的部分基因位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引用:4難度:0.7
          • 6.二倍體高等雄性動物某細胞的部分染色體組成示意圖如圖,圖中①、②表示染色體,a、b、c、d表示染色單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4引用:7難度:0.7
          • 7.果蠅的灰體和黃體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但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和該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體是未知的。某同學用一只灰體雌蠅與一只黃體雄蠅雜交,子代中♀灰體:♀黃體:♂灰體:♂黃體為1:1:1: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20引用:36難度:0.6
          • 8.下列關于遺傳學史上重要探究活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14引用:31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共55分)

          • 24.在一個山谷中,有一個鼠種群,它們的毛色有灰色(A)和棕色(a),雌、雄鼠之間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后來,山洪爆發,山谷中形成了一條大河,將鼠種群分開,一半在河東,一半在河西,就這樣過了幾千年。試用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解答下列問題:
            (1)山洪爆發前該鼠種群個體間性狀的差異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2)在山洪爆發后的某個時期,河東和河西兩個鼠種群的相關基因型和個體數如下表。
            河東 基因型 AA Aa aa 總數
            個體數 490 420 90 1000
            河西 基因型 AA Aa aa 總數
            個體數 1960 1680 360 4000
            ①兩個種群的基因庫相比較,河東種群基因庫
             
            (填“大”或“小”)。
            ②河東種群的基因A的頻率為
             

            ③已知上表中河西種群每個個體有2×104個基因,每個基因的突變概率都是10-5,則該種群中出現突變的基因數是
             

            (3)幾千年后,河東和河西鼠群之間由于地理隔離無法進行
             
            ,最終會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可采用什么方法來判斷是否形成新物種?
             

            組卷:31引用:4難度:0.7
          • 25.學習以下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植物春化作用的調控:植物能夠感知周圍環境,控制和協調自身的發育,使其在合適的時間開花結果。有些植物(如一年生植物擬南芥等)在生長期需要經歷一段時期的低溫之后才能開花。這種經歷低溫誘導促使植物開花的作用,稱為春化作用。科研人員對擬南芥春化作用機制進行的相關研究結果如圖1,表明FLC是開花調控的關鍵基因。FLC能抑制成花素基因(FT和FD)的表達,從而防止植物在入冬前或越冬時開花,FLC的表達也受相關基因的調控。

            在秋季,擬南芥種子發芽,FLC的上游基因(FRI)編碼的蛋白質與多個染色質修飾因子互作,形成一個超級復合體,超級復合體可對FLC所在染色質(FLC染色質)進行修飾,這些修飾使FLC染色質處于活化狀態,超級復合體并結合到FLC啟動子的特殊區域,促進FLC表達;經過冬季長時間低溫處理,FLC染色質中的組蛋白被修飾,導致FLC染色質空間結構發生改變,使得超級復合體不能識別并作用于FLC染色質,從而實現了對FLC表達的抑制,這種狀態在春季回暖后依然保持;次年春季,日照時間逐漸變長,激活FT表達,FT和FD表達形成異源蛋白二聚體可以激活花發育基因的表達,擬南芥適時開花、結實。研究還發現,擬南芥FLC表達的抑制狀態能維持到下一代胚胎發育的早期。植物的春化作用不是一瞬間完成的,而是一系列過程,其中有很多有趣的問題。例如,植物在冬季感受低溫后,次年春季還能“記得”,即“低溫記憶”。植物開花、結果后,它的下一代仍需要經歷春化作用后才能開花。那么,親本的“低溫記憶”是怎么消除的呢?科學家們一直在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1)據圖2分析,春化作用影響FLC的
             
            過程。請在 (  )中選填“+”“-”(+表示促進,-表示抑制),完善春化作用的機制。
            (2)FLC介導的春化作用屬于表觀遺傳現象,請說明理由
             

            (3)自然界中在溫度較為溫和的地區存在著許多擬南芥早花突變體,這些突變體能夠不經春化作用提前開花。請根據文中信息,分析它們提前開花的原因
             

            (4)綜合文中信息,推測親本擬南芥的“低溫記憶”傳給下一代并消除的機理
             

            組卷:59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