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5 17:0:2
一、選擇題
-
1.二倍體植株M在基因雜合時才能表現出優良性狀,其正常繁殖途徑如圖所示的途徑1。為保持其優良性狀,將其基因進行改造,獲得N植株。利用N植株進行繁殖的過程如圖中的途徑2,其中的“精子”和“卵細胞”是通過有絲分裂產生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途徑1過程中有些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4套遺傳信息 B.采用單倍體育種替代途徑1可以快速得到符合要求的種子 C.途徑2的N植株形成克隆胚過程中只能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 D.途徑2比途徑1能更高效保持親本優良性狀的遺傳特性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下列關于生物進化證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殼中的古地質年代的動植物的遺體,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 B.蝙蝠的翼手和人的手的結構的相似性可以說明兩種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 C.比較人和其他脊椎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可知人和其他脊椎動物之間存在血緣關系 D.現存的不同生物之間親緣關系越近,其DNA序列和蛋白質中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越高 組卷:52引用:5難度:0.6 -
3.設某種群中只存在基因型為Aa的個體,由于外界因素的改變,該種群被分割成兩個種群甲和乙,如圖表示分割后的兩個種群A基因頻率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T時刻將甲、乙種群混合后,A的基因頻率為0.5 B.T時刻甲、乙種群中雜合子的基因型頻率可能相同 C.甲、乙種群從T時刻開始出現生殖隔離 D.環境直接對生物的基因型進行選擇,從而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4.自然選擇對種群的作用常有三種類型(如圖甲、乙、丙),請結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進行分析。錯誤的是( )
A.一個種群的突變和重組對另一個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影響 B.根據上述三種作用類型可知選擇壓力決定生物變異和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的方向 C.種群在選擇壓力作用下最終形成了新的物種,其實也是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共同進化的結果 D.同一物種的兩個不同種群間的地理隔離會阻礙其基因交流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5.圖1表示內環境模式圖,圖2表示人體內的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圖2中的甲、乙和丙分別對應圖1中的⑤、④和② B.如果圖1中的③是肝細胞,則血漿流經肝組織后血糖濃度降低 C.據圖2可知,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D.淋巴循環可調節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的滲透壓平衡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6.下列關于組成神經系統的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組成神經系統的細胞主要包括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兩大類 B.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其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C.在外周神經系統中,神經膠質細胞參與構成神經纖維表面的髓鞘,不參與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 D.神經是由許多神經纖維被一層包膜包圍而成的 組卷:64引用:4難度:0.7 -
7.圖甲是反射弧和脊髓結構示意圖,圖乙是神經纖維局部放大后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圖丙代表新鮮的神經一肌肉標本。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在圖甲中,給予②處一個適宜刺激,電流計指針發生2次偏轉 B.在圖甲中,③處興奮傳遞的速度比在神經纖維上要慢 C.在圖乙中,Na+以協助擴散的方式內流,導致了b處膜電位的形成 D.在圖丙中,若兩個電極分別放置在A點膜內與D點膜外,可測得靜息電位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8.NO是一種半衰期很短(平均5s后即失活)的神經遞質,它憑借其脂溶性穿過細胞膜,迅速在細胞間擴散,不經受體介導,直接進入突觸后膜細胞內,如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內,通過增強GC(鳥苷酸環化酶)的催化活性,打開離子通道,血管平滑肌松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NO可打開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上的Na+通道 B.機體內可能沒有使NO失活的特殊機制 C.突觸前膜可實現電信號到化學信號的轉變 D.突觸后膜上沒有NO的特異性受體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9.下列關于下丘腦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內環境滲透壓的增高使下丘腦某部位產生渴覺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的活動
③下丘腦中分布有許多神經中樞,如體溫調節中樞、呼吸中樞、血糖平衡調節中樞
④下丘腦具有滲透壓感受器功能,同時能夠合成抗利尿激素
⑤下丘腦能通過神經支配人體器官的活動,如支配腎上腺的分泌活動
⑥下丘腦既能接受神經信號的刺激也能接受激素信號的刺激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組卷:17引用:2難度:0.8 -
10.加拿大諾貝爾獎獲得者班廷在發現胰島素初期進行了如下實驗:將狗分成兩組,甲組摘除胰腺,改造成糖尿病狗;乙組先結扎胰管,待傷口恢復、胰腺腺泡萎縮后,取狗的胰腺,從中制備粗提液。隨后,將粗提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體內,結果降低了這些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胰島素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動物激素 B.胰島素是由胰腺腺泡細胞產生的 C.乙組待胰腺腺泡萎縮后取狗的胰腺,是因為胰腺腺泡細胞可以產生消化酶水解胰島素 D.可以給糖尿病狗飼喂乙組的粗提液來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組卷:23引用:7難度:0.7 -
11.如圖表示人體通過體液免疫消滅破傷風桿菌外毒素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2、細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細胞 B.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是細胞2、3、4、5 C.細胞3的活化還需要細胞因子的促進作用 D.物質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組卷:8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32.免疫轉移因子TF是一類具有提高免疫細胞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物質。為驗證TF也能增強疫苗的免疫效力,根據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與用具,以淋巴細胞轉化率和抗體水平為檢測指標,完善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并進行討論與分析。
材料與用具:健康雛雞若干、EDS(雞產蛋下降綜合征)滅活疫苗、TF、生理鹽水、注射器等。
(要求與說明:淋巴細胞轉化率指T淋巴細胞體外培養時受到刺激后轉化為未成熟的淋巴母細胞的比例。各注射制劑的配制方法及實驗結果檢測的具體操作不作要求;實驗條件適宜。)
(1)完善實驗思路:
①TF對細胞免疫應答的影響實驗分組及處理:
甲組:雛雞注射
各組雛雞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飼養,在實驗前和2周后分別翅靜脈采血,測定
②TF對體液免疫初次應答的影響實驗分組及處理:
將20只雛雞隨機均分成丙組、丁組,分別注射與①中甲、乙組相同的試劑,2周后分別翅靜脈采血,測定
③TF對體液免疫二次應答的影響實驗處理:
從經過②處理的丙組、丁組中隨機各選10只雛雞,分別注射等量EDS滅活疫苗,2周后分別翅靜脈采血,測定抗體水平。
④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
(2)預測兩次體液免疫實驗結果(設計一個坐標系,用柱形圖表示檢測結果)
(3)討論與分析:
①TF可通過活化巨噬細胞,從而增強機體的
②研究TF對于疫苗的研發和應用具有一定的價值,但不能提高疫苗預防疾病的范圍,理由是
③自然界中的生物體和病菌之間不停地博弈增強雙方的生存能力,這體現了不同物種之間的共同組卷:5引用:1難度:0.6 -
33.如圖表示下丘腦參與人體部分生命活動的調節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嬰兒出生后由于外界溫度低于母體子宮內溫度,其下丘腦可分泌
(2)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澆濕,軀干、四肢的骨骼肌會產生戰栗,并感覺刺骨的寒意,形成此感覺的神經中樞位于
(3)當血糖濃度下降時,下丘腦中的血糖調節中樞產生興奮,使
(4)Ⅱ型糖尿病由胰島 B 細胞損傷引起,患病率具有種族差異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島B 細胞的抗體和效應T細胞.據此推測:Ⅱ型糖尿病是由組卷:23引用:2難度:0.5